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焦少杰 1 ; 王黎明 1 ; 苏德峰 1 ; 严洪冬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关键词: 高粱;龙杂5号;选育;应用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6 年 02 期
页码: 11-12
摘要: 龙杂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具有产量高、子粒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的特点。其株高170 cm,产量7 144.6 kg/hm2,生育日数为110 d,生育积温2 250℃。199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9.6万hm2。
- 相关文献
[1]高粱隐性核不育系绥恢核不育01的发现及应用. 沈海军,杨广益,单大鹏,王凤明,杨树仁. 2017
[2]高粱品种合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 2018
[3]食用高粱新品种龙米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6
[4]高粱新品种龙609的选育. 焦少杰. 2006
[5]高产优质粒用高粱新品种龙杂6号的选育. 焦少杰,王黎明,申忠宝. 2000
[6]帚用高粱新品种龙帚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8
[7]晚熟、优质、高产杂交高粱龙杂8号的选育. 王黎明. 2007
[8]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6
[9]酿造高粱品种龙杂16号及栽培技术.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8
[10]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8
[11]晚熟、优质、高产杂交高梁龙杂8号的选育. 王黎明. 2007
[12]帚用高梁雄性不育系456A的选育.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3
[13]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7号的选育. 焦少杰. 2006
[14]高油大豆品种合农66选育与应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赵海红. 2019
[15]松粳8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周劲松,王志山,郑褔余,闫平,张君,国永志,候学富. 2007
[16]基于DH技术的优良玉米自交系TP7-5的选育与应用.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2
[17]优质早熟品种龙粳19号的选育与应用. 吕彬. 2007
[18]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谭福忠. 2003
[19]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王松,刘安晋,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吴振明,曹国庆,张从风,王天一,刘婷婷. 2021
[20]寒地早粳超级稻龙粳31的选育及应用. 张兰民.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酿造糯高粱新品种糯粱4号的选育
作者:吴振阳;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马子竣
关键词:糯粱4号;糯高粱;酿造;选育
-
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马子竣;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吴振阳
关键词: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栽培技术
-
高粱杂交种氮高效利用综合评价
作者: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马子竣;吴振阳
关键词:高粱;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高效;品种筛选
-
179份高粱种质资源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付连双;和阳升;王欣晨;王晓楠;单大鹏;严洪冬;李祥羽;唐贵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氮肥施用量对矮化酿造型高粱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马子竣;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吴振阳
关键词:高粱;氮肥;产量;品质
-
聚糠萘合剂对东北地区高粱不同密度群体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薇;王琦;闫鹏;许艳丽;严洪冬;李桂英;陈迪苏;焦晓燕;卢霖;董志强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高粱;种植密度;叶片衰老;抗氧化酶
-
施氮量对3个极早熟高粱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作者:严洪冬;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吴振阳;马子竣
关键词:高粱;施氮量;干物质积累;籽粒品质;淀粉含量;单宁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