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酿造高粱龙杂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焦少杰 1 ; 王黎明 1 ; 苏德峰 1 ; 严洪冬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关键词: 高粱;龙杂5号;选育;应用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6 年 02 期

页码: 11-12

摘要: 龙杂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具有产量高、子粒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的特点。其株高170 cm,产量7 144.6 kg/hm2,生育日数为110 d,生育积温2 250℃。199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9.6万hm2。

  • 相关文献

[1]高粱隐性核不育系绥恢核不育01的发现及应用. 沈海军,杨广益,单大鹏,王凤明,杨树仁. 2017

[2]高粱品种合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 2018

[3]食用高粱新品种龙米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6

[4]高粱新品种龙609的选育. 焦少杰. 2006

[5]高产优质粒用高粱新品种龙杂6号的选育. 焦少杰,王黎明,申忠宝. 2000

[6]帚用高粱新品种龙帚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8

[7]晚熟、优质、高产杂交高粱龙杂8号的选育. 王黎明. 2007

[8]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6

[9]酿造高粱品种龙杂16号及栽培技术.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8

[10]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8

[11]晚熟、优质、高产杂交高梁龙杂8号的选育. 王黎明. 2007

[12]帚用高梁雄性不育系456A的选育.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3

[13]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7号的选育. 焦少杰. 2006

[14]高油大豆品种合农66选育与应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赵海红. 2019

[15]松粳8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周劲松,王志山,郑褔余,闫平,张君,国永志,候学富. 2007

[16]基于DH技术的优良玉米自交系TP7-5的选育与应用.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2

[17]优质早熟品种龙粳19号的选育与应用. 吕彬. 2007

[18]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谭福忠. 2003

[19]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王松,刘安晋,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吴振明,曹国庆,张从风,王天一,刘婷婷. 2021

[20]寒地早粳超级稻龙粳31的选育及应用. 张兰民.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