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抗寒性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振波 1 ; 刘昕 1 ; 曹鸣庆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氧化胁迫;膜类脂;激素;抗氧化酶;抗寒性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2 年 10 卷 02 期

页码: 56-60

摘要: 低温不仅是限制冷敏植物分布及其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也是影响许多热带或亚热带作物生产的重要气候条件。近年来玉米抗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抗寒性在自交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冷锻炼或ABA处理也能使抗寒性大为提高。玉米抗寒性的表现有着重要的生理基础 ,即抗氧化酶的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其同工酶的表达模式也相应改变 ;膜类脂降解的程度较轻、光系统II保持较高的活力、膜系统保持较好的通透性和完整性 ;叶片中ABA、水势和渗透压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玉米抗寒性的遗传分析以及有关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转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抗寒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利用品种改良和生物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的抗寒性

  • 相关文献

[1]羽衣甘蓝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张亚玲,幸宏伟,郭宁,韩硕,宗梅,刘凡,王桂香. 2016

[2]气调箱贮藏对甜樱桃品质及抗氧化酶的研究. WANG Bao-gang,王宝刚,LI Wen-sheng,李文生. 2012

[3]AC转CBFI基因草莓'哈尼'向栽培草莓'土特拉'转移外源基因的研究. 金万梅,董静,刘燕,张玉平,潘青华. 2007

[4]“红地球”葡萄过量表达DREB1b基因可以提高抗寒性. 金万梅. 2008

[5]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卷丹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玉平,杜运鹏,李增良,张铭芳,杨秀云,张秀海,武小钢. 2018

[6]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激素变化. 张凤路,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1999

[7]大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研究. 冯忠梅,张凤兰,张德双,于贤昌. 2005

[8]大白菜再生体系影响因子的方差分析. 赵泓,姚磊,刘凡. 2002

[9]植物转录因子AP2/ERF家族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悦曼芳,张春,吴忠义. 2022

[10]经产母猪的SLA分型与生殖激素水平分析. 季海峰,刘彦,莫余忠,高羽军,张春英. 2000

[11]猪白细胞抗原和生殖激素水平对产仔性能的影响. 季海峰,刘彦,莫余忠,高羽军,张春英. 2000

[12]水稻旱作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和激素含量的研究. 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黄义德,陶汉之,陶庆会. 2002

[13]氧化应激对母畜子宫及妊娠影响的研究进展. 孟亚轩,刘彦,韦兴茹,陈国顺,冯涛. 2024

[14]植物抗寒基因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刘汉梅,张怀渝,谭振波,黄玉碧. 2005

[15]苹果矮化砧和矮化中间砧‘宫藤富士’在北京的抗寒性及矮化中间砧对‘宫藤富士’生长结果的影响. 郑书旗,高木旺,周佳,李兴亮,李民吉. 2019

[16]PP_(333)诱导植物抗寒性的研究. 牛力文,赵剑波. 2002

[17]北京市常见经济林水分利用及固碳释氧功能. 丁杰,李少宁,鲁绍伟,石媛媛,赵云阁,杨新兵,陈波. 2017

[18]转基因草莓向栽培草莓中转移CBF1基因的研究. 刘燕,胡鸢蕾,董静,田自华,陈梅香,金万梅. 2007

[19]2005~2010年北京地区冬季气温与小麦品种抗寒性分析. 单福华,田立平,高新欢,任立平,苏世超,赵昌平,张风廷. 2012

[20]13种木本园林植物抗寒性的研究. 樊平,王凯林,邹国元,杨冠军,芮雄.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