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国锋 1 ; 何俊 2 ; 范成新 1 ; 张雷 1 ; 申秋实 1 ; 钟继承 1 ; 严少华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无锡市农林局水产技术指导站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黑水团;水-沉积物界面;铁锰硫循环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11 期

页码: 2652-26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室内静态实验培养装置模拟了蓝藻细胞大量聚集、沉降死亡后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藻细胞沉降到沉积物表面50min内,溶解氧就消耗殆尽,形成厌氧、强还原环境,使得界面处大量的铁锰氧化物和硫化物发生厌氧还原.实验进行到第4d沉积物-水界面处Fe2+、Mn2+含量达到峰值,含量分别为4.40mg/L、2.35mg/L;实验结束时Fe2+含量表现下降,浓度仅为3.37mg/L;Mn2+急剧降低,浓度为0.97mg/L.而S2-含量变化则表现为第2d达到最高,含量为0.63mg/L;此后浓度一直降低,实验结束后浓度为0.12mg/L.在实验结束后测定的0~1cm处沉积物的ORP值为-150mV,表明沉积物处于强还原状态.藻体死亡引起的黑水团现象,在驱动沉积物中Fe、Mn、S发生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同时,也将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Ⅲ: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S-P循环的影响. 刘国锋,范成新,张雷,申秋实,王兆德,韩士群. 2014

[2]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对水-沉积物界面氮磷变化的驱动作用. 刘国锋,申秋实,张雷,范成新,钟继承,严少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