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巨藻潜筏式养殖技术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飞久 1 ; 刘光涌 1 ; 张遂 1 ; 索如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巨藻;潜筏式养殖;产量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1999 年 01 期

页码: 65-6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根据巨藻生长特点及大规模养殖生产需要而进行了潜筏式平养和潜筏式垂养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不同分苗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流速下的内外海区对巨藻生长的影响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潜筏式平养优于潜筏式垂养,它可使巨藻处于最佳生长水层,产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在适宜的15、22、30 株不同密度组中,每2m 养殖苗绳夹22 株巨藻养殖效果最佳,每公顷产鲜品170t 左右,分苗时间的早晚对最终的产量影响很大,早分苗是高产的重要措施;巨藻喜生长在流水通畅的海区,流水通畅可弥补某些海区海水营养盐偏低的不足。

  • 相关文献

[1]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对巨藻在我国适生情况的分析. 李宝贤,李国梁,姚海芹,申欣,鲁晓萍,梁洲瑞,刘福利,张朋艳,汪文俊. 2023

[2]俚岛湾巨藻越夏试验. 刘恬敬,索如瑛,刘绪炎,周其芳,杨清明. 1984

[3]巨藻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对细长聚球藻PCC7942耐镉性的影响. 顾梓鹏,任玉东,程芬,张晓雯,徐东,叶乃好,梁成伟. 2023

[4]巨藻幼苗光合、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 凌晶宇,梁洲瑞,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刘福利,马兴宇. 2014

[5]昆虫蛋白在集约化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文国?,李卓佳,郑国全,陈永青,杨莺莺,杨铿. 2004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鲟鱼产业发展路径. 赵明军,夏永涛,刘龙腾,朱雪梅. 2018

[7]拟菱形藻软骨藻酸产生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生福,杨傲傲,刘华雪,李修岭,李伟斯,王士满. 2019

[8]毛乌素沙地水肥耦合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彭龙,吕志远,郭克贞,苏佩凤,姜梦琪,鲁耀泽. 2016

[9]喷灌条件下不同灌溉施肥对玉米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王海瑞,吕志远,汤鹏程,苗澍,郭克贞,任杰. 2016

[10]我国南海区海洋捕捞现状分析. 韦朋,王雪辉,马胜伟,周艳波,黄应邦,苏莹佳,吴洽儿. 2019

[11]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前景展望. 张辉,吴湘香,陶玲,代梨梨,彭亮,万朝阳,李谷. 2024

[12]基于GM(1,1)模型的我国水产品产量预测. 岳冬冬,王鲁民. 2012

[13]强的纳米(Nanometer)863生物助长器在海水虾养殖中的试验总结报告. 温俊强,蔡德文,丁永良,余炉善,黄君文. 2003

[14]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虞为,李卓佳,王丽花,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朱长波,马广智. 2013

[15]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特征研究. 岳冬冬,王鲁民. 2012

[16]2011年全球南极磷虾捕捞和主要生产企业经营概况. 李励年,邱卫华,王茜. 2012

[17]水径水库鲮鱼分布规律研究. 朱适贤. 1990

[18]水产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秦传新,张安凯,于刚,董双林. 2013

[19]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与相关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丁然,张曦. 2014

[20]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与地理隔离分析. 陈佳杰,徐兆礼.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