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及其F_1代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怡 1 ; 栾晓燕 1 ; 黄承运 1 ; 谷秀芝 1 ; 杜维广 1 ; 张桂茹 1 ; 满为群 1 ; 刘丽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酶谱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30-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对大豆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杂交亲本及F_1代,接种SMV_1号株系后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病与感病亲本及其F_1代接种后的同工酶谱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感病亲本及F_1代酶的活性增强,酶带数较多,而且部分酶带变宽,颜色变深。抗病亲本则不发生变化。各组合F_1代的酶谱与双亲有关,抗病×抗病的F_1代酶谱与双亲完全相同,抗病×感病的F_1代酶谱偏向抗性亲本,感病×感病的F_1代产生一个双亲所不具备的小分子新杂种酶带。未接种的感病亲本酶谱与抗病亲本相同。植株内部同工酶的变化与成株抗性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作为鉴定大豆抗感病毒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 相关文献

[1]外源DNA导入大豆后代种皮颜色变异的过氧化物酶分析. 卢翠华,雷勃钧,尹光初,周思君,钱华,李希臣. 1992

[2]外源DNA导入栽培大豆其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卢翠华,雷勃钧,尹光初,周思君,张开旺,钱华. 1991

[3]GA_3对快速生长期亚麻POD同工酶影响的研究. 赵东升. 2009

[4]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同工酶酶谱分析. 卢翠华,何志鸿,宋英淑,薛庆喜. 1990

[5]组培平贝母形态转变过程中同工酶变化的研究. 孙丹,朴炫春,刁艳玲,于洋,钱春荣,廉美兰. 2010

[6]文心兰原球茎生长和分化过程中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 尤海波. 2012

[7]5个国外玉米基本种质群体的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洋,王振萍,钱春荣,宫秀杰,牛艳凯,孙丹,郑大浩. 2011

[8]玉米DNA导入水稻变异后代的研究. 王永斌,赵远玲,闫丽娟,孟庆勇,王广金. 2011

[9]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早期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 高学文,杨春,樊建坤,丁俊杰,郑天琪,马淑梅. 2003

[10]同工酶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刘昭军,李希臣. 2001

[11]组培平贝母不同阶段培养体淀粉酶同工酶电泳及其活力的研究. 于洋,朴炫春,吴松权,孙丹,刁艳玲,廉美兰. 2010

[12]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同工酶谱带的影响效应研究. 董扬,李旭业,梁虹,曲忠诚,许健,赵索,李馨园,于海林,李波. 2014

[13]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孙光祖,陈义纯,张月学,尚志敏,王广金,阎文义,唐凤兰. 1990

[14]组培平贝母形态转变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研究. 孙丹,朴炫春,刁艳玲,高日,于洋,廉美兰. 2010

[15]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李宁辉,范素杰,王欣,李文滨. 2010

[16]低温胁迫对转基因烟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刘荣梅,李凤兰,徐永清,胡国富,魏琪,胡宝忠. 2010

[17]干旱胁迫下钾对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颖,张明怡,韩光,王伟,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 2011

[18]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SMV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分析. 栾晓燕,陈怡,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谷秀芝,李晗炜,郭顺飞,焦平兰. 2001

[19]汞对萝卜和油菜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姜成,申晓慧. 2009

[20]黄绿木霉菌发酵液对水稻防御酶的影响. 林志伟,孙冬梅,迟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