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凯 1 ; 何运转 2 ; 郑礼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2.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寄主卵龄;麦蛾;质量;玉米螟赤眼蜂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618-6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了麦蛾卵龄对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寄生以及其后代羽化率、雌蜂率、寿命和生殖力等质量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仅供给单一卵龄寄主卵的条件下,玉米螟赤眼蜂对发育48 h以后的麦蛾卵寄生率显著降低,但在蜂卵比1:40的条件下,对卵龄48~84 h的麦蛾卵仍有不低于68.61%的寄生率,对卵龄84~96 h的麦蛾卵寄生率可达57.53%,表现出较好的寄生能力。在同时供给赤眼蜂不同卵龄寄主卵使其有选择寄生的条件下,玉米螟赤眼蜂对发育60 h以后的麦蛾卵寄生选择性显著下降,在总蜂卵比1:80的条件下,对卵龄60~72 h,卵的寄生比例达到总寄生卵数的9.13%,显著低于对卵龄低于36 h的3组卵的寄生比例,而对卵龄72~84 h、84~96 h两组卵的寄生比例则进一步降至6.46%和3.39%,显著低于卵龄60 h以内的所有处理组。对玉米螟赤眼蜂后代质量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寄生不同卵龄麦蛾卵的赤眼蜂在试验条件下羽化率均高于95%,且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寄生在卵龄2~12 h和12~24 h麦蛾卵内羽化的赤眼蜂雌蜂率分别为71.94%和71.40%,显著低于卵龄48 h以上各组卵内的羽化的赤眼蜂78.45%~79.79%的雌蜂率;随着寄主卵龄的增长,所羽化的赤眼蜂成蜂寿命呈下降趋势,且寄生卵龄高于60 h,寄主卵发育羽化的赤眼蜂成蜂平均存活时间降至5.3 d以下,显著低于卵龄2~12 h组6.4 d的存活时间;寄生在不同卵龄麦蛾卵上羽化的玉米螟赤眼蜂雌蜂生殖力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对麦蛾卵的龄期有较广的选择适应性。
- 相关文献
[1]甘蓝夜蛾赤眼蜂滞育研究. 宋凯,郑礼. 2003
[2]筛选与变温锻炼对赤眼蜂种蜂质量的影响. 宋凯,郑书宏,郑礼. 2003
[3]用麦蛾卵大量繁殖甘蓝夜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brassicae). 郑礼,宋凯,郑书宏. 2003
[4]利用玉米螟赤眼蜂在朝鲜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效果评价. 白树雄,张峰,郑礼. 2006
[5]水果发酵酒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尹子迎,关军锋,赵江丽,刘金龙,赵国群. 2023
[6]不同来源远志种子的质量比较. 田伟,温春秀,周巧梅,刘铭,谢晓亮. 2006
[7]蔬菜质量安全各环节监管措施探讨. 胡春芳,牛细婷,许皓月. 2011
[8]市售药材种子质量调查初报. 田伟,刘铭,周巧梅,温春秀,谢晓亮. 2007
[9]谈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质量的对策. 郑秋玲. 2010
[10]河北省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晓亮,温春秀.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作者:马爱红;李敏;冉红凡;康振宇;李建成;杨小凡;宋凯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梨小食心虫;卵;寄生;寻找效应;羽化率
-
滞育食蚜瘿蚊主要生化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方美娟;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李玉艳;王玉波
关键词:食蚜瘿蚊;滞育;生化物质
-
沧衡地区 桃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作者:宋凯;张海章;杨红杏;岳雷;王玉纯
关键词:产业融合发展;销售渠道;乡村振兴;延伸产业链;桃产业;阜城县;深州市;饶阳县
-
沧衡地区 桃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作者:宋凯;张海章;杨红杏;岳雷;王玉纯
关键词:
-
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繁殖力的影响
作者:方美娟;罗智心;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王玉波
关键词:食蚜瘿蚊;产卵对策;猎物密度;斑块混合方式;繁殖力
-
植物源农药对苜蓿蚜虫与蓟马的防治效果
作者: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何丽;张焕强;宋凯
关键词:苜蓿;植物源农药;蚜虫;蓟马;防治效果
-
植物源农药对苜蓿蚜虫与蓟马的防治效果
作者: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何丽;宋凯
关键词:苜蓿蓟马;苜蓿蚜虫;植物源农药;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