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绍河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关键词: 高油大豆;栽培;品质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66-68
摘要: 以高油品种垦农19、黑农44、绥农20与常规品种合丰35(CK)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播期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影响。结果如下:播期对大豆籽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显著,蛋白质含量随播期变化曲线是:第一播期升高,第二播期下降,第三播期升高,趋势明显,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含量随播期变化曲线是:随播期的延迟,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呈极显著水平,从播期对大豆籽粒脂肪和蛋白质的影响曲线分析看出,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二者相关密切。
- 相关文献
[1]钾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 2005
[2]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冯丽娟,朱洪德,于洪久. 2008
[3]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冯丽娟,朱洪德,于洪久,王春凤. 2007
[4]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朱洪德,冯丽娟,于洪久,王春凤. 2010
[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油大豆脂肪积累动态的研究.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赵曦,池莉,王立达,曲忠诚. 2010
[6]施肥水平和播种密度对高油大豆合丰52油分含量及产量影响研究. 王志新,郭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徐明贵,韩世峰. 2011
[7]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刘忠堂. 2010
[8]氮磷钾营养对高油大豆含氮化合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刘颖,李玉影,刘凤阁,史绪梅,刘双全,张明怡. 2008
[9]黑龙江省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刘忠堂. 2005
[10]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特点. 刘忠堂. 2005
[11]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77的选育.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12]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张振宇,赵星棋. 2021
[13]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郑宝香,陈怡,刘艳. 2007
[14]国审中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象然,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郭美玲,赵建有. 2024
[15]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品种与推广. 毕远林. 2007
[16]高油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 袁明. 2007
[17]大豆油份分子标记. 刘昭军,李铁,刘琦,刘丽艳,李希臣. 2006
[18]合丰号高油及矮秆或半矮秆大豆的品种选育. 吴秀红. 2011
[19]高油抗线大豆嫩丰18特征特性与应用研究. 王连霞,王守义,王淑荣,袁明,韩冬伟,王芳,李晓明. 2007
[20]美国优异大豆种质Hobbit的利用. 胡喜平,许勇,于萍,赵海红.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气温和降水量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
作者:邵珊珊;周兴伟;于洪涛;王江;石绍河;李鹤鹏;符强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
-
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关键词:大豆;耕作模式;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
玉米两侧两深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作者:石绍河;梁书宝;符强;刘立超;陈伟元
关键词:玉米;栽培模式;产量
-
不同底肥施入深度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符强;石绍河;刘立超
关键词:施肥深度;施肥量;玉米产量
-
控释肥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研究
作者:石绍河;符强;关晶
关键词:玉米;控释肥;产量;效益;应用效果
-
不同垄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石绍河;王俊河;刘宝海;符强;李炜;肖佳雷;李琬
关键词:垄向;玉米;产量;生育指标
-
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作者:石绍河;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姜世波;景玉良;符强
关键词:大豆;施肥;密度;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