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慧 1 ; 戚存扣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主基因+多基因;抗倒伏;遗传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376-3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浙平1号×04Pb11(I)和宁1243×04Pb11(II)的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初花期单株抗压力的遗传。结果表明: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在组合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组合I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个组合中的2对主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都表现抗倒对易倒部分显性或完全显性,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互作效应;2个组合中,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平均为54.71%,而多基因遗传率只在B1群体中检测到,平均为10.56%,表明2个组合的抗倒伏性状是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2个组合各群体中,遗传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53.43%,而环境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46.57%,表明环境对油菜抗倒伏性状的影响比较大。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 2001

[2]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付三雄,戚存扣. 2009

[3]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索文龙,戚存扣. 2007

[4]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王朋,张灿宏,徐大勇. 2016

[5]玉米出籽率性状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2017

[6]玉米叶绿素含量基因效应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祝庆,迟铭,王军. 2019

[7]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7

[8]甘蓝型油菜主要脂肪酸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7

[9]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远红,余坤江,何雨琦,王晓东. 2023

[10]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金岩,吕艳艳,付三雄,戚存扣. 2014

[11]甘蓝型油菜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F5H、4CL和COMT的定量表达. 李扬,顾慧,戚存扣. 2013

[12]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及抗倒性与株型结构的关系. 陈新军,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高建芹,傅寿仲. 2007

[13]抗倒伏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 李尧臣,戚存扣. 2011

[14]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顾慧,戚存扣. 2009

[15]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咸志慧,龙卫华,谭筱玉,胡茂龙,浦惠明. 2022

[16]油菜抗咪唑啉酮性状的遗传及其应用. 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傅三雄,戚存扣. 2011

[17]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0

[18]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盖钧镒. 1999

[19]甘蓝型油菜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盖钧镒. 2000

[20]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92Ⅰ 1096附加染色体的遗传研究. 戚存扣,高冠军,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