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邱仲华 1 ; 周锁奎 2 ; 李广学 2 ; 李掌 2 ; 李续荣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
2.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 兰州市730070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白瓜籽是葫芦科南瓜属3个栽培种的有壳种子之俗称。其咬嗑易开、仁肉香酥、营养丰富,为炒货之佳品。还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随着生活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市场对白瓜籽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推动白瓜籽生产稳步发展,笔者自1986年以来,在白瓜籽生产区及2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了白瓜籽产销状况的调查研究,获得了下述结果。 市场现状 白瓜籽是重要的外贸商品,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主要销往西欧、北美、中东、东南亚及港澳等地区。年出口量l~l.5万t,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自80年代以来,白瓜籽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售价由以前的每公斤4元左右稳定上升为8元以上。但大中城市销售的白瓜籽中一等品很少,笔者收集的33份样品中一等品不到总数的10%。 市场上白瓜籽有光板、雪白、黄厚皮、毛板4类。光板是美洲南瓜(Cucurbita、WW L.)的种子。雪白、黄厚皮是印度南瓜( Cucurbila max。a Duch.ex Lain.)种壳外色不同的两类种子。毛板又名毛边,是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种子。光板、雪白、黄厚皮的籽粒较大,每粒宽度在 10mm以上,被称为大片;毛板较小,一般宽度在 gmm LZ下,被称为小片。根据商品综合性状,一、二等品多为雪白、光板的大片类型,三等品主要是黄厚皮、毛板类型。国际市场只需要一、二等品。白瓜籽加工比较落后,至今尚未出现象阿里山、傻瓜等黑瓜籽、葵花籽那样的名牌产品。 产地及生产水平 南瓜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不过,以生产白瓜籽为目标的,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三大产区,全国白瓜籽种植面积约有 16. 7万 hm‘,其中单作约 6.7万 hm‘,与玉米间作约有 10万hlllZ,年总产 4~5万 t。 一、东北产区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宝清、密山、样南等县和吉林省的烨甸、蛀河、伊通、四平等县市。种植面积与产量居全国首位。1987年以来,种植面积达 6.7万 hth’以L,年产量约2万t,年出口量约1万t。1988年以来主要种植雪白类型。种植方式以单作为主。吉林省地甸县,1986年白瓜籽开发引入国家级星火计划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1987年种植面积达 1500hm‘,平均产量55kg/ 666. 7m‘,总产 1240t,分别比上年增加23%、31.2%与56.3%。 二、西北产区 包括陕甘宁三省区。产量较多的有陕北的延安、黄龙、宜川、米脂、绥德等县市及甘肃省的l了水、华池、崇信、灵台、华亭、武威等县市。种植面积2~2.7万hm’,多与玉米间作,年总产 4 000~ 6 000t,主产光板类型。 三、西南产区 包括云贵川三省。产量较多的有四);D省盐源、宜宾、涪陵、万县等县市及云南省文山、昭通、丽江、曲靖等县。种植面积4.6~5.3万 hm’,多与玉米间作,年总产 1.1~1.4万t,主产光板,毛板类型。地处川西的盐源县的白瓜籽久负盛名,全县玉米间作白瓜籽 6 666hm’左右,年产 2 000t以k,出口近 1000t。 四、技术状况 白瓜籽产地多在边远山区,生产技术水平长期低下,不少地方间作产量每 666.7m’仅10多公斤,单作产量30余公斤。卞要问题是: (一)品种混杂退化几年来,从全国收集到的296份种质资源。通过整理、观察鉴定,发现这些材料中以美洲南瓜、早熟、长蔓类型为主,各个品种实际都是严重混杂的群体。生产上又不注意隔离留种与提纯复壮。现有农家品种生产性能差,坐瓜率与结籽率均较低。 (二)栽培管理粗放普遍采用广种薄收,乱秧放任栽培,除中耕之外,很少进行别的田间管理。而且,一般是先采食嫩瓜,留部分老瓜收籽。 (三)病虫害日趋严重南瓜抗病性较强,过去病虫害少,70年代后病虫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L要有白粉病、病毒病、蚜虫、黄守瓜等,有的地方田鼠危害较重。目前,威胁最大的是一种检疫对象一南亚寡鬃实蝇(又名南瓜实蝇)。此虫原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华南地区,现已向北蔓延。80年代在陇东为害严重。许多地块虫瓜率达50%~80%,造成大幅度减产,使种植面积缩小。 近年来,随着科技兴农与星火计划的深入开展,各地白瓜籽生产技术已开始改进。黑龙江省烨南县选出的无权南瓜新品种,一般比老品种增产30%以上,单作最高产量可达 105kg/666.7m2,目前正在向全省推广。吉林省烨甸县推广的新技术主要是:合理轮作、旱地穴种、水地垄种、地膜覆盖、科学追肥、整枝压蔓及人工授粉等。四川省盐源县椎广玉米与南瓜带状种植,使两种作物双获丰收。笔者已选育出了平凉大板与平凉雪白两个良种,分别通过了省、地两级品种审定;并研究了优化间作方式与密度,改良放任式栽培,单蔓整枝式栽培,氮磷钾肥施用最数学模型与优化方案等种植技术;还查清与掌握南瓜实蝇在陇东的分布、生活史、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等。近年,通过示范推广,使大面积白瓜籽间作单产由不到10蛇提高到机比以I:,此外,甘肃武威、辽宁熊岳等地还开展厂瓜肉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提出了加工果脯、蜜饯、南瓜粉等的技术工艺。 前景预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白瓜籽生产n前正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各产区的技术改进工作已见成效,如果将现在已有的技术成果组装配套,迅速地全面推广应用,很可能在十年内使白瓜籽平均产量每 666. 7m’提高10kg左右。在稳定种植面积的情况下,按这样的发展速度,全国总年产将增加3万t以_L,达到7~8万t。如果出口最稳定不变,国内城市人均占有量将达到0.Zkg左右。今后,决定白瓜籽生产发展进程的7i要因素是国内外市场的开拓程度。按照目前国内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改善的趋势,市场有可能容纳产量行将增加的白瓜籽。我国白瓜籽生产现状及前景初探@邱仲华$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兰州市730070 @周锁奎$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 @李广学$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 @李掌$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 @李续荣$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9号’
作者:杨昕臻;白永杰;李掌;曲亚英;郑永伟;文国宏;贾小霞;李高峰;李建武;张荣;马胜;李国权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19号;选育;鲜食
-
甘肃打造马铃薯种业强省对策与建议
作者:李掌;张开乾;马忠明;吕和平;文国宏;曲亚英
关键词:马铃薯;种业;建议;机制
-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0号的选育
作者:曲亚英;白永杰;李掌;郑永伟;文国宏;李高峰;齐恩芳;李建武;张荣;马胜;魏玉萍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20号;有性杂交
-
不同除草剂对转Bar基因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贾小霞;马胜;齐恩芳;吕和平;刘石;黄伟;李掌;曲亚英
关键词:马铃薯;Bar基因;草铵膦抗性;杂草防效
-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5号'的选育
作者:张荣;李高峰;文国宏;李建武;王树林;李掌;郑永伟;曲亚英;白永杰;马胜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陇薯15号;选育
-
基于叶片显微结构综合评价马铃薯不同品种的抗旱性
作者:马胜;齐恩芳;文国宏;李掌;曲亚英;郑永伟;白永杰;贾小霞
关键词:叶片厚度;叶片解剖结构;气孔密度;隶属函数
-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6号的选育
作者:李建武;文国宏;李高峰;张荣;李掌;马胜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16号;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