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斑点叉尾TICAM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基因表达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启龙 1 ; 李敏 2 ; 路飏 2 ; 黄爱平 2 ; 曾令兵 2 ; 王文琪 2 ; 陈松林 2 ; 沙珍霞 2 ;

作者机构: 1.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江苏泰兴市渔业推广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斑点叉尾;TICAM;基因;基因表达;病原;天然免疫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01 期

页码: 49-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在不同病原(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菌、斑点叉尾病毒)感染后TICAM基因在mRNA水平的组织和时空表达特征。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TICAM基因在肝脏和脾脏中的上调表达,在注射后24h和12h后上调最大分别为2.3倍和1.9倍;而在头肾和后肠中的表达则下调到感染后48h的0.15倍和24h的0.53倍;感染链球菌后则导致在肝脏、脾脏、后肠和头肾中TICAM基因表达的强烈上调,最大上调幅度为感染后7d肝脏中表达提高了23倍,其次,在脾脏和头肾中基因表达最大可上调到感染前的10倍左右;在感染迟钝爱德华菌后,TICAM基因在肝脏、脾脏、后肠和头肾中表达上调。其中,感染后7d脾脏中的表达提高到感染前的23.1倍。而感染叉尾病毒后,TICAM基因在肝脏、头肾和后肠的表达上调但幅度不大,基因表达在4种组织内表达变化量在1.5~3.7倍范围内波动,而在脾脏中TICAM表达下调,在感染24h后达到最低为感染前的0.13倍。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斑点叉尾TICAM基因表达变化与病原感染密切相关,暗示TICAM基因在斑点叉尾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鱼回)TICAM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基因表达特征. 王启龙,李敏,路飏,黄爱平,曾令兵,王文琪,陈松林,沙珍霞. 2012

[2]半滑舌鳎髓样分化因子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沙珍霞,王娜,王启龙,徐田军,王磊,董晓丽,陈松林. 2010

[3]斑点叉尾(鱼回)TLR5和TLR5S基因在不同病原诱导下的表达特征. 李敏,李琪,王启龙,路飏,陈松林,沙珍霞. 2012

[4]斑点叉尾鮰TLR5和TLR5S基因在不同病原诱导下的表达特征. 李敏,李琪,王启龙,路飏,陈松林,沙珍霞. 2012

[5]黄霉素对建鲤和斑点叉尾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齐富刚,艾晓辉,袁科平,刘永涛. 2010

[6]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体内外释药特性. 沈丹怡,艾晓辉,刘永涛,丁运敏,余少梅,索纹纹. 2012

[7]斑点叉尾天然单链(ScFv)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王辉,邹世平. 2011

[8]养殖鲟鱼肠胃胀气病病原研究初探. 姜兰,黄樟翰,邹为民,李凯彬,叶美茜. 2002

[9]斑节对虾TLR2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刘文静,杨丽诗. 2011

[10]斑节对虾C1q结合蛋白(PmC1qBP)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刘先军,杨丽诗,黄建华,周发林,杨其彬,江世贵. 2011

[11]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 武和英,王秀华,杨冰,于党辉,黄倢. 2019

[12]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王印庚,张正,秦蕾,史成银,陈洁君,杨少丽,马爱军. 2004

[13]优质鱼类养殖水环境现状及影响健康养殖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 余瑞兰,聂湘平,赖子尼,魏泰莉,郭叶华,冯志荣,阮光. 1999

[14]病原检测基因芯片应用及在水产病害检测的前景. 许拉,黄倢,杨冰. 2008

[15]斑点叉尾TLR20和TLR21基因在不同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表达特征. 路飏,王启龙,李敏,陈松林,沙珍霞. 2013

[16]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病原研究. 姜兰,邓国成,石存斌,梁森汉,郑重. 2002

[17]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孟彦,肖汉兵,张林,李罗新,曾令兵. 2007

[18]LAMP法在水产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赵飞,邹为民. 2007

[19]中华鳖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原研究. 周剑光,杨先乐,艾晓辉. 1999

[20]水产疾病远程会诊系统构建及其产业促进作用. 张正,荣小军,王印庚,廖梅杰,王岚,李彬,陈贵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