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保停 1 ; 李友军 1 ; 闫广轩 2 ; 李向东 3 ; 任开明 1 ; 胡川 1 ; 周起辉 1 ; 董誓言 3 ; 赵凯男 1 ; 黄明 1 ; 程红建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2.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升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耕作方式;旱地麦-玉轮作;小麦;氮素利用;硝态氮残留
期刊名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367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筛选适合黄河中游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生产的耕作方式,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洛阳市小浪底镇进行定位试验,设置深松(SS)、翻耕(PT)和旋耕(RT)3种耕作方式,研究了小麦产量特性,氮素积累分配转运特性及利用效率和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3年中SS较RT和PT显著提高了产量、穗数和穗粒数,但降低了千粒质量.PT较RT提高产量和穗数,但对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影响存在年际差异.SS不仅增加了越冬至成熟期各时期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而且可提高花前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最终使蛋白质产量较RT和PT分别提高17.90%~23.56%和7.92%~12.98%,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3%~15.89%和3.09%~11.00%,成熟期0~200cm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著降低7.39%~21.24%和4.76%~23.04%.综上,SS不仅能提高小麦产量,而且能促进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是黄河中游旱作麦-玉轮作区实现小麦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的耕作方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2]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田香伟,任建军,徐长征,刘加平. 2017
[3]不同增氧水平对夏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杜君,臧明,雷宏军,王志勇,和爱玲. 2019
[4]施氮时期对夏花生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翔,毛家伟,司贤宗,李亮,李国平. 2015
[5]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2024
[6]钙钼肥对花生氮素利用、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徐凤丹,李亮,索炎炎,司贤宗,李倩,程培军,张翔. 2023
[7]水氮措施影响夏玉米氮素利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乔江方,邵运辉,俞晓红,张盼盼,李川,赵霞,刘京宝,张美微. 2023
[8]施钼对花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司贤宗,李亮,吴士文,徐凤丹,程培军,李倩,闫萌. 2024
[9]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谢迎新,靳海洋,李梦达,翟羽雪,王永华,谢耀丽,李向东,夏来坤,王晨阳,郭天财,贺德先. 2016
[10]2016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齐晓红,陈琦,侯艳红,范志业,刘迪,沈海龙,宋玉立,李世民. 2016
[11]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太魁,马政华,寇长林,张香凝,吕金岭,郭战玲,王洪斌. 2017
[12]立式旋耕对小麦生长季土壤紧实度及产量的影响. 聂胜委,张浩光,张巧萍,许纪东,张玉亭. 2021
[13]不同耕作方式下有机肥施用量对华北潮土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水清,岳克,杜丽君,王更新,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张玉亭,黄绍敏. 2020
[14]花生栽培措施消减土壤紧实胁迫危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学武,柳开楼,邹晓霞,司贤宗,郑永美,丁红,吴正锋,沈浦,王才斌. 2020
[15]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孟庆阳,王永华,靳海洋,晁岳恩,段剑钊,郭天财. 2016
[16]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青,周生,吴中凯. 2024
[17]耕作方式与土壤调理剂互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毛家伟,张翔,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18]耕作方式转变对土壤蓄水保墒影响的RZWQM模型模拟.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何建强,冯浩. 2016
[19]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20]不同耕作和轮作方式下作物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姜桂英,黄绍敏,郭斗斗.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施氮对郑麦366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素瑜;岳俊芹;李向东;靳海洋;任德超;杨明达;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时艳华;秦峰;程红建
关键词:小麦;氮肥;光合速率;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
基于AquaCrop模型的芝麻作物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模型适用性评价
作者:李梦瑶;关皓月;张建涛;黄明;李丰;戎亚思;李友军;李国强
关键词:芝麻;AquaCrop模型;参数敏感性;EFAST;适用性
-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作者:宋晓;张珂珂;岳克;岳艳军;张歆玥;黄绍敏;郭腾飞;郭斗斗;张水清;李向东;丁世杰;杨程
关键词:小麦;高产;氮高效;氮低效;籽粒灌浆
-
黑暗和强光下脱水对小麦离体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程;张德奇;杜思梦;张丽佳;靳海洋;李滢;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李向东;刘美君
关键词:小麦;脱水;干旱;光合作用;光系统Ⅱ
-
不同施氮措施对强筋和中强筋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
作者:靳海洋;张素瑜;崔静宇;李向东;岳俊芹;张德奇;杨程;方保停;王汉芳;秦峰
关键词:氮肥;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产量;面粉品质
-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TaNRT1.1-1A转录活性检测及互作蛋白筛选
作者:宋晓;黄绍敏;张珂珂;王沙沙;李向东;杨程;杨天军
关键词:小麦;TaNRT1.1-1A;转录激活;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