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蠋蝽猎物-黏虫的室内种群复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鸿波 1 ; 张长华 2 ; 贾芳曌 3 ; 戴长庚 1 ; 胡阳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2.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分公司

3.贵州省烟草公司绥阳县分公司

关键词: 黏虫;蠋蝽;种群衰退;种群复壮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01 期

页码: 127-131,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猎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天敌的质量和饲养规模.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若虫和成虫对鳞翅目害虫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目前蠋蝽主要依靠黏虫来饲养.但在长期室内饲养过程中黏虫种群出现衰退现象,进而制约了蠋蝽规模化繁育.本文旨在研究黏虫种群复壮措施,为蝎蝽的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为此,采用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外种群杂交的方式评价了黏虫的种群复壮效果.结果 表明,回接自然寄主玉米叶后黏虫的幼虫发育历期(18.03 d)较人工饲料饲养组(21.26 d)显著缩短,蛹重(369.00mg)和成虫产卵量(770.88粒/雌)显著高于人工饲料饲养组(323.56mg,532.73粒/雌),但二者的蛹历期和成虫寿命无显著差异.杂交试验结果表明,4种交配方式产生的F1代产卵前期、雌雄成虫寿命及其子代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但产卵期、产卵量及蛹重存在差异.其中以田间雌性×田间雄性(YF×YM)组合的产卵期最长(8.07 d)和产卵量最高(938.77粒/雌),而以田间雌性×室内雄性(YF×EM)组合的蛹最重(354.59mg).这些结果显示,通过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外种群杂交的方式能促进黏虫的种群复壮.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