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水温和余氯对黑棘鲷仔鱼存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晁敏 1 ; 王云龙 1 ; 沈新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和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余氯;水温;广义相加模型;双因素方差分析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1 年 35 卷 12 期

页码: 50-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静水试验法,模拟研究了电厂温排水排放导致的海水升温和余氯残留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存活的影响。试验水温设4个梯度:18、22、26、30℃,余氯设6个浓度水平:0.025、0.05、0.1、0.2、0.4、0.8 mg/L,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水温条件下的余氯浓度均设3个平行样本,取黑棘鲷初孵仔鱼进行试验,试验共进行96 h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升高至30℃时,对仔鱼的存活会产生显著性影响,24 h的死亡率为23.4%,48 h的死亡率骤升至98%,而18、22、26℃3组96 h时死亡率均未超过10%。24 h时4种水温条件下余氯对黑棘鲷仔鱼的LC50值分别为0.816、0.460、0.433、0.319 mg/L,可见水温升高会增强余氯对仔鱼的致死效应,而随着时间延长,余氯对仔鱼的LC50值进一步降低,至96 h,其值分别为0.242、0.211、0.140、<0.025 mg/L。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水温由26℃升至30℃时,或当余氯浓度高于0.2 mg/L时,或曝露时间超过48 h,均会对黑棘鲷初孵仔鱼产生明显致死效应,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水温、余氯、曝露时间对仔鱼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水温-余氯、水温-曝露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

  • 相关文献

[1]水温和余氯对黑棘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晁敏,王云龙,沈新强. 2011

[2]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杨林林,姜亚洲,程家骅. 2010

[3]大亚湾核电站余氯排放对邻近海域环境的影响. 张穗,黄洪辉,陈浩如,彭云辉,王肇鼎,方正信,高红莲. 2000

[4]机械卷载和余氯对渔业资源损失量评估初探. 徐兆礼,张凤英,陈渊泉. 2007

[5]涉海电站取排水口工程设计环保措施. 徐兆礼,李鸣,张光玉,何新春. 2011

[6]某火电厂余氯排放对附近牡蛎消瘦、死亡原因的分子诊断. 沈盎绿,姜红梅,晁敏,王云龙,沈新强. 2008

[7]冷排水中余氯对鱼类毒理效应和资源损失量估算方法的研究. 柏育材,李鸣,徐兆礼,张光玉,阙江龙. 2011

[8]余氯对小球藻的影响以及损失评估. 金施,孙岳,徐兆礼,毕亚梅,孙鲁峰. 2014

[9]水温对圆斑星蝶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曲建忠,兰功刚,梁翻. 2011

[10]不同水温下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 2009

[11]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 张继红,吴文广,刘毅,蔺凡,王巍,牛亚丽. 2017

[12]两种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汪文选,卢彤岩,王获,陈俭清,刘红柏. 2010

[13]裸盖鱼幼鱼工厂化养殖试验. 曹栋正,陈四清,王贞杰,王有廷,刘长琳. 2016

[14]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南海野生真蛸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冯雪,陈丕茂,秦传新,周艳波,袁华荣,乔培培,李娜. 2013

[15]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与虾虹彩病毒病发生的相关性. 孙世玉,江敏,金若晨,戴习林,吴昊,周俊芳,于忠利,张峰. 2020

[16]温度梯度对四大家鱼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 王晓,廖冬芽,俞立雄,高雷,段辛斌,陈大庆,苏云垓,欧阳珊. 2022

[17]不同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镜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唐玲,徐奇友,王常安,尹家胜. 2011

[18]不同水温下重金属镉诱导金属硫蛋白在鲫鱼组织中的表达. 周彦锋,吴伟,胡庚东,尤洋,范立民,孟顺龙,陈家长. 2009

[19]颤藻浓度和水温对凡纳滨对虾响应颤藻粗提液毒性的影响. 徐煜,徐武杰,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杨铿,李卓佳,曹煜成. 2017

[20]网箱养殖红鳍笛鲷高产试验. 王广军.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