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藻华与水体层化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正熙 1 ; 于仁成 2 ; 吕颂辉 3 ; 管卫兵 4 ; 周名江 5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4.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5.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叶绿素a;温跃层;盐跃层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6 期

页码: 1166-1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之一。受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影响,海域环境条件复杂,有可能影响到藻华的分布状况、动态过程和危害效应。本文利用"藻华973项目"2011年的现场实测数据,从水体层化状况与藻华的关系入手,绘制出各要素的平面及剖面分布图,对比分析了春季硅藻藻华和甲藻藻华期间的温、盐跃层及其变化情况,探讨了硅、甲藻藻华的分布状况及其与温、盐跃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11年春季藻华期间该海域存在明显的温跃层和盐跃层。硅藻藻华期的温、盐跃层主要受到长江冲淡水影响;而在甲藻藻华期,受外海水入侵影响导致的温、盐跃层现象更加显著。藻华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值区均出现在跃层上方的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其中硅藻藻华分布区与高强度跃层区基本一致,而甲藻藻华则主要分布在层化强度相对较弱的近岸海区,其分布可能受到上升流的影响。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的硅藻藻华主要受到长江冲淡水影响,而甲藻藻华的分布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海水入侵及上升流影响。这一认识为进一步分析该海域春季硅、甲藻藻华演替过程及藻华优势种的长期演变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藻华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要素的拟合分析. 周正熙,于仁成,周名江. 2016

[2]基于产毒基因sxtA的qPCR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的应用初探. 高岩,于仁成,柳阳,林佳宁,张清春,孔凡洲,王云峰,颜天,周名江. 2016

[3]几种典型有害藻对皱纹盘鲍急性毒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腾飞,颜天,张清春,李晓东,周名江. 2018

[4]海洋溶藻菌的研究进展. 黄洪辉,韩贝贝,张书飞,吴风霞. 2019

[5]超声改性对不同粘土去除藻华生物效率的影响. 姜文彬,俞志明,曹西华,邱丽霞,宋秀贤. 2018

[6]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发生情况、危害效应与演变趋势. 于仁成,张清春,孔凡洲,周正熙,陈振帆,赵越,耿慧霞,代丽,颜天,周名江. 2017

[7]春季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仔稚鱼时空分布. 陈渊戈,钟俊生,徐兆礼,陈佳杰. 2015

[8]海水养殖区溶解有机氮对有害藻水华的作用. 隋健,韦桂峰,范春雷,黄洪辉. 2007

[9]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估算. 孙军,宋书群,王丹,徐兆礼. 2007

[10]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的有害藻华种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栾青杉,孙坚强. 2024

[11]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温跃层对鳀鱼鱼卵垂直分布的作用. 万瑞景,赵宪勇,魏皓. 2009

[12]2013年南沙群岛海域温跃层的季节变化及形成机理. 田永青,黄洪辉,巩秀玉,余少梅,靖春生,高璐. 2017

[13]夏季白令海温跃层和中层冷水的分布特征. 陈聚法. 2000

[14]夏季北黄海不同性质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张凯南,王珍岩,李文建,刘长华,阎军. 2017

[15]中西太平洋延绳钓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关系. 杨胜龙,张忭忭,靳少非,樊伟. 2015

[16]大西洋中部延绳钓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的关系. 杨胜龙,马军杰,张禹,化成君,戴阳. 2013

[17]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水温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 杨胜龙,马军杰,伍玉梅,唐峰华,张衡,周甦芳. 2012

[18]基于表层及温跃层环境变量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比较. 郭刚刚,张胜茂,樊伟,张衡,杨胜龙. 2016

[19]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的关系. 杨胜龙,伍玉梅,张忭忭,张禹,樊伟. 2017

[20]黄海夏季水域沉降颗粒物垂直通量的研究. 张岩松,章飞军,郭学武,张曼平.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