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省感光型杂交稻生育期表现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雄涛 1 ; 陈丹 2 ; 胡蓉 3 ; 陈凤泉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厦门国贸种子进出口有限公司

3.福建省福州市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杂交稻;感光型;生育期;福建省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350-354

摘要: 福建省感光型品种表现播种期弹性大,播种期早全生育期长,播种期迟全生育期短;闽西北中低海拔稻区,可4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福州沿海稻区最迟可在7月初播种,但都在9月至10月初齐穗,齐穗期相对稳定。在海拔400 m以下,不同高度的齐穗期差异不显著。与汕优70感光性强度相当的杂交稻组合种植区域:闽东南南亚热带双季稻区、海拔600 m以下的暖地,6月中下旬播种,10月初前后可安全齐穗;闽西北中亚热带气候暖地、温地、海拔400 m以下的双、单季稻区,4月中旬至5月下旬播种,9月25日前可安全齐穗;而闽西北中亚热带山地气候暖地、温地和凉地单季稻区,无法通过安全齐穗,不能种植该类感光型杂交稻。在福建省,感光型杂交稻为确保安全齐穗、扩大适应范围,除优质、高产、抗病育种目标外,齐穗期比汕优70早1周左右、且抗倒伏是选育感光型新品种的重点。

  • 相关文献

[1]感光型优质稻元优919在明溪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游晴如,王洪飞,董瑞霞,陈猷斌,廖留英,黄庭旭,丁源. 2017

[2]福建省近年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品种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王洪飞,郑长林,董练飞,黄庭旭. 2013

[3]不同播期对杂交稻宜优673株叶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东,黄庭旭,游晴如,董练飞,黄俊明,张水金,谢华安. 2012

[4]闽恢3301配制的4个杂交稻品种的光温特性研究. 程雪华,李小萍,陈建民,尤志明,任周俤,姜照伟. 2010

[5]感光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元优2105的选育. 郑家团,周鹏,涂诗航,刘庸庆,邓则勤. 2017

[6]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春兰. 2016

[7]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刘碧云,黄献光,杨小萍,林梅. 2016

[8]构建服务“三农”科技培训有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刘碧云,黄献光,郑熙,黄春兰,林雄. 2013

[9]人均GDP2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福建和谐社会建设. 邓启明,黄跃东,蔡雪雄. 2006

[10]福建省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吴越,林海清,张梅,刘健宏. 2017

[11]福建省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池敏青,李晗林. 2017

[12]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许标文,吴越,林叠. 2010

[13]福建省屋顶绿化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杨有泉,陈国平,邓素芳,陈敏,林忠宁. 2013

[14]《台湾农业探索》创刊30周年暨发行100期贺词. 刘波. 2009

[15]构建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的探讨. 林秀贞,刘善文. 2003

[16]福建省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长效运行机制探索. 游建胜,陈华,兰良程. 2011

[17]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 陈宇航,陈政明. 2003

[18]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陈义挺,陈婷,卢同,陈敏. 2012

[19]发达国家及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验借鉴. 蔡培良. 2009

[20]福建省乌龙茶、红茶中部分农药残留及日摄入量评估. 林虬,张居德,苏德森,姚清华,颜孙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