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的热降解动力学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帅 1 ; 张少平 1 ; 林宝妹 1 ; 洪佳敏 1 ; 郑开斌 1 ; 邱珊莲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红凤菜;花色苷;抗氧化;热降解;稳定性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添加剂

ISSN: 1006-2513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28-135

摘要: 对红凤菜花色苷水提取物的粗提物和纯化物分别进行了热稳定性的研究,并以DPPH法、ABTS法、邻二氮菲-Fe2+法评价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的热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65~95℃范围内,红凤菜花色苷粗提物和纯化物的半衰期t1/2分别为3.55~1.73 h和26.52~2.92 h,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45.45 kJ/mol和101.31 kJ/mol。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清除不同自由基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羟自由基> DPPH自由基> ABTS自由基,其中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优于维生素C对照。粗提物、纯化物和维生素C清除羟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1.17 mg/mL、0.57 mg/mL、2.65 mg/mL,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50 mg/mL、0.15 mg/mL、49.50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72 mg/mL、0.24 mg/mL、49.62μg/mL。纯化后的花色苷提取物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均优于粗提物。

  • 相关文献

[1]红凤菜花色苷三种提取方法的工艺优化和比较. ZHANG Shuai,张帅,ZHANG Shao-ping,张少平,ZHENG Yun-yun. 2017

[2]红凤菜花色苷三种提取方法的工艺优化和比较. 张帅,张少平,郑云云,张少华,郑开斌. 2017

[3]不同热水浸提条件对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品质的影响. 张帅,张少平,洪佳敏,林宝妹,邱珊莲,郑开斌. 2019

[4]莲雾花色苷组分鉴定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魏秀清,许玲,章希娟,许家辉. 2019

[5]理化因子对‘芙蓉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周丹蓉,林炎娟,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叶新福. 2019

[6]红香蕉果皮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洪佳敏,林宝妹,何炎森,李海明,吴水金. 2025

[7]红凤菜复合饮料的研制. 张帅,张少平,邱珊莲,洪佳敏,林宝妹,郑开斌. 2018

[8]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WANG Feng,王峰,CHEN Yuzhen,陈玉真,YOU Zhiming. 2014

[9]火龙果色素的提取、纯化和相关性质研究进展. Zheng Yun-Yun,郑云云,Zhou Hong-Ling,周红玲,Zheng Jia-Xie. 2014

[10]屎肠球菌微胶囊制剂的稳定性及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李英英,陈曦,宋铁英. 2016

[11]HPLC法测定李果实中花色苷含量及其与pH示差法的比较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林炎娟. 2018

[12]李种质资源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评价研究. 周丹蓉,林炎娟,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 2019

[13]不同有色稻品种资源花色苷含量分析. 叶宁,程朝平,杨德卫,叶新福,郑向华. 2019

[14]龙荔果皮中花色苷的初步研究. 姜帆,陈秀萍,郑少泉. 2014

[15]刺葡萄愈伤组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赖呈纯,赖恭梯,张静,阙秋霞,潘若,高慧颖,王琦. 2021

[16]大孔树脂二次纯化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芙蓉李花色苷的研究. 周丹蓉,林炎娟,方智振,姜翠翠,叶新福,陈文光. 2021

[17]ALA对刺葡萄愈伤组织生长及主要抗氧化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静,潘红,赖呈纯,赖恭梯,黄贤贵,王琦,高慧颖,陈桂信. 2021

[18]山茶花花色苷等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特征与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赖恭梯,潘若,贺丽媛,林俊璇,郭奥琳,车建美,赖呈纯. 2024

[19]龙眼果实发育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王淳璐,王彬,寇译丹,胡文舜,陈秀萍. 2021

[20]蝴蝶兰主要数量性状DUS测试性能研究. 钟海丰,陈剑锋,陈宇华,邱思鑫,黄敏玲.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