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施肥对赤红壤旱地有机质含量影响及其灰色预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娟 1 ; 张立成 1 ; 章明清 1 ; 张辉 2 ; 张永春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赤红壤;长期施肥;土壤有机质;演化;灰色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3 年 38 卷 003 期

页码: 352-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赤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影响,为区域土壤培肥和高产稳产提供最佳养分管理依据.[方法]根据闽东南旱地花生-甘薯轮作制赤红壤连续16年化肥定位试验和14年化肥配施有机肥定位试验的历年SOM含量监测结果,探讨长期施肥下SOM含量动态变化,构建SOM灰色预测模型.[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均能提高土壤SOM含量;化肥推荐施肥模式的SOM含量为(19.83±0.77)g·kg?1,显著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化肥配施有机肥可进一步提高SOM含量,尤其是配施农家腐熟猪粪的SOM达到(22.53±1.69)g·kg?1,年递增速率是化肥推荐施肥的2.8倍.SOM灰色预测模型显示,不同施肥模式的拟合误差在1.226%~3.307%.不施肥模式的SOM含量变化趋势仍然处于下降状态;化肥推荐施肥模式的SOM趋势值为(20.220±0.002)g·kg?1,在该试验点中排序第一;化肥配施有机肥均提高了SOM长期趋势值,尤其是配施农家腐熟猪粪的SOM趋势值达到(23.777±0.017)g·kg?1,排序位居第一,显著高于该试验点的化肥推荐施肥模式.[结论]从SOM含量和未来含量趋势综合评价,化肥推荐施肥有利于提高赤红壤旱地SOM含量,在推荐施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尤其是配施农家腐熟猪粪的效果更佳.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尿素降低赤红壤旱地耕层pH的特征与预测.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张辉,张永春. 2022

[2]福建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调查及需求预测研究. 池敏青. 2016

[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产量稳定性研究.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王煌平,张辉,张永春. 2021

[4]不同施肥模式对赤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林新坚,章明清,林琼,李娟,孔庆波,李清华. 2011

[5]化肥有机肥配施改善花生–甘薯轮作土壤钾平衡和供钾能力的机理. 袁洁,叶佳敏,汪吉东,李娟,张立成,章明清,徐聪,王磊,张永春. 2023

[6]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轮作施肥模式下赤红壤肥力质量变化. 张立成,李娟,李志辉,赵思毅,章明清. 2021

[7]基于SRAP标记的甘薯遗传多样性与起源演化分析.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许泳清,李国良,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8

[8]李的孢粉学初步研究. 廖汝玉,任丽花,曾志芳,尹兰香. 2016

[9]放牧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高承芳,张晓佩,李兆龙. 2020

[10]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林诚,王飞,林新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 2011

[11]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聂三安,赵丽霞,王祎,雷秀美,王飞,邢世和. 2018

[12]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游离氨基酸剖面分异的影响. 雷秀美,王飞,周碧青,杨文浩,聂三安,邢世和. 2019

[13]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竞雄,王飞. 2020

[14]长期施肥下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 2014

[15]烟-稻轮作不同施肥土壤N2O排放对水分的响应. 赵伟东,郭宝玲,郑祥洲,汤水荣,孟磊,张玉树. 2023

[16]长期施肥配施DCD处理对菜地土壤N2O短期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陈安琦,郑祥洲,郭宝玲,王煌平,张玉树. 2024

[17]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团聚体组分特征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李昱,钟少杰,林新坚. 2015

[18]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邱珊莲,刘丽花,陈济琛,林新坚. 2013

[19]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邱珊莲,林新坚. 2012

[20]稻田土壤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聂三安,王祎,王飞,杨静,周碧青,邢世和.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