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亚种间杂种F_1低温敏感不育基因的差异显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士伟 1 ; 程艳军 1 ; 高东迎 1 ; 刘蔼民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籼粳杂种;低温敏感不育;基因差异显示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7 年 02 期

页码: 206-209

摘要: 为研究水稻籼粳杂种低温下的育性特点和特异基因表达,以孕穗期白天24℃,夜晚20℃的低温和正常温度下生长的籼粳杂种02428/3037F1及其亲本幼穗为材料,开花期对亲本、处理和对照的花粉育性分别进行了观察,种子收获后考察了其结实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白天24℃夜晚20℃的低温处理使杂种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明显降低,但对亲本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影响不大。用12条锚定引物和18条随机引物共216对引物组合对总RNA反转录后的c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有35条在处理和对照间可重复扩增的表达差异的条带。对克隆后的差异条带进行了测序和Blast,发现这些差异片段与一些幼穗发育的EST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其中一个与位于水稻第一号染色体的过氧化物酶基因的部分片段有100%相似性,另一个与位于第十二号染色体上的蛋白磷酸化酶基因有99.99%的同源性,分别与两个LTSS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一致。Southern杂交显示它们均为单拷贝片段。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关闭与籼粳杂种低温敏感不育可能有密切关系。

  • 相关文献

[1]粳稻资源‘热粳35’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 李兴星,郑剑,周军杰,秦小健,南文斌. 2016

[2]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低温花粉不育的QTL分析. 杨杰,翟虎渠,王才林,仲维功,邹江石,池桥宏,万建民. 2005

[3]水稻籼粳杂种光合作用对强光适应力的比较研究. 傅春霞,李黄振,谭秀云,童红玉. 1990

[4]三个灿粳杂种水稻的磷钾营养特性分析. 吕川根,谷福林.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