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士亮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种质创新;辐射诱变;分子标记;单倍体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4 年 11 期
页码: 20-22
摘要: 综述了玉米60Co-γ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其育种流程和诱变机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还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认为辐射诱变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 相关文献
[1]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种质创新及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和验证. 张建国. 2011
[2]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 2015
[3]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 于滔,曹士亮,张建国,王明泉,王成波,武尓娜,刘宝民,曹靖生. 2019
[4]玉米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钱华. 2000
[5]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王若丁,钟鹏,王建丽,高海娟,孙蕊,李伟,徐艳霞,杨曌,李莎莎,王晓龙,刘丽. 2024
[6]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王明泉. 2010
[7]辐射诱变与杂交相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1. 孙岩,张宏纪,刘东军,刘文林,王广金,闫文义,杨淑萍. 2018
[8]辐射诱变培育玉米自交系辐3018及其应用. 王巍,王振华,李春秋,祁永红,赵韦. 2014
[9]大白菜辐射诱变与远缘杂交的研究. 李光池,鹿英杰,刘吉业. 1992
[10]农菁6号无芒雀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刘慧来,潘多锋,申忠宝,王建丽,高超,李道明,张瑞博,邸桂俐. 2015
[11]辐射诱变与杂交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龙协白3号大白菜新品种. 鹿英杰,李光池,卢淑雯. 1993
[12]玉米自交系辐3018的选育及其应用. 王巍. 2014
[13]辐射诱变培育玉米自交系辐746及其应用. 祁永红. 2006
[14]辐射诱变与离体培养相结合选育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孙光祖,陈义纯,张月学,王广全,唐凤兰,李忠杰,阎文义. 1993
[15]辐射诱变选育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丰收22号. 刘广阳,杨兴勇,赵铠,张有库,宋丽娟. 1995
[16]分子辅助育种在抗赤霉病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车京玉,邵立刚,李长辉,马勇,张起昌,刘宁涛,田超,尹雪巍. 2020
[17]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成果. 刘淼,来永才,毕影东,李炜,王玲,邸树峰,刘建新,杨光. 2021
[18]抗胞囊线虫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 李肖白,李泽宇,王家军,刘冰,陈井生,于吉东,张国勤,潘红丽. 2011
[19]利用美国矮源创新半矮秆耐密植、超高产大豆'合农60号'. 郑伟,杜长门,郭泰,刘忠堂,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 2013
[20]炸片专用型马铃薯种质创新与利用. 李凤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段雅娟;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王成波;刘宝民;刘长华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盐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基于产量相关性状SSR分子标记的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
作者:雷蕾;关哲允;曹士亮;王玉民;林春晶;彭宝;刘鹏;赵丽梅;李志刚;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SSR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群;遗传多样性
-
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珊;张建国;于滔;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王成波;段雅娟;欧英卓;赵晴;刘长华
关键词:玉米;籽粒;品质性状;QTL定位;分子遗传
-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作者: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刘宝民;刘长华;褚力嘉;段亚娟
关键词:玉米;耐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基于SLAF-Super BSA技术的玉米萌发期耐冷性定位的初步研究
作者:曹士亮;于滔;董玲;刘宝民;王成波;李文跃;杨耿斌;武尔娜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冷性;SLAF;BSA
-
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作者:褚力嘉;曹士亮;靳羽晗;李帅;刘宝民;于滔;刘长华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冷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
-
作物转基因技术、种植现状及安全性
作者:李文跃;曹士亮;于滔;王成波;刘宝民;任洪雷
关键词:作物;转基因;转基因方法;转基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