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江 1 ; 王小武 2 ; 郭文超 2 ; 丁新华 1 ; 付开赟 1 ; 张惠菊 3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3.乌鲁木齐海关

关键词: 稻水象甲;起源与分布;遗传分化;风险分析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0 年 57 卷 012 期

页码: 2260-2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稻水象甲的监测、防治和持续研究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官网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汇总及对比分析.[结果]稻水象甲起源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南美洲、亚洲、欧洲等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1988年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该虫疫情,目前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3个县(市或地区)有分布;稻水象甲在国内外传播扩散的路径主要是零星扩散和快速扩散,方式包括:稻苗、气象风力、迁飞、爬行/飞行移动、随风/水飘移.稻水象甲在我国遗传结构繁杂、异质性较高,种群遗传差异较大;稻水象甲以爬行、游泳和飞翔3种活动方式为主,其迁移扩散依赖气流和水流运行,不断变化的光照强度、湿度、温度以及气流对稻水象甲迁飞活动的影响是交互的、叠加的;在我国稻水象甲适生性大体在N16.53~26.73°,E97.85~116.75°.[结论]稻水象甲在世界上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稻水象甲种群定殖、扩张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防治稻水象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对稻水象甲应急封锁和综合防治技术.

  • 相关文献

[1]新疆主要稻区不同稻水象甲地理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测定. 刘秀红,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郭文超. 2018

[2]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防治稻水象甲. 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黄红梅,木拉提·塔里木别克,何江,郭文超. 2018

[3]伊犁河谷地区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迁移规律的研究. 关志坚,丁新华,付文君,吐尔逊,郭文超,魏振兴. 2014

[4]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幼虫、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王小武,丁新华,吐尔逊,付开赟,何江,李广阔,高海峰,白微微,郭文超. 2017

[5]温度对稻水象甲飞行能力的影响. 王刚,吐尔逊,何江,郭文超. 2014

[6]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稻水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丁新华,吐尔逊,何江,郭文超,付文君,班晓丽,关志坚,周俊. 2015

[7]光照强度对稻水象甲飞行能力的影响. 何江,王刚,吐尔逊,丁新华,郭文超. 2014

[8]不同生物药剂对稻水象甲的毒力、拒食活性及防效分析. 王小武,丁新华,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何江,付文君,郭文超. 2017

[9]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危害损失及防治阈值研究. 丁新华,王小武,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何江,关志坚,付文君,郭文超. 2017

[10]稻水象甲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及适生性研究. 丁新华,李超,王小武,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黄红梅,木拉提·塔里木别克,何江,郭文超. 2019

[11]药剂拌种和大田喷雾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药效试验. 付文君,关志建,郭文超,班晓莉. 2014

[12]伊犁河谷地区越冬后稻水象甲种群田间扩散规律的研究. 王小武,丁新华,吐尔逊,关志坚,何江,郭文超. 2016

[13]新疆首次发现水稻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稻水象甲. 郭文超,李晶,魏振兴,吐尔逊,吴静,阿利亚,王俊. 2011

[14]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稻水象甲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王刚,吐尔逊,何江,郭文超,付文君,关志坚,魏振兴. 2015

[15]新疆棉花质量安全危害因子分析及控制策略. 宋斌,王富兰,王成,张继军,王帅,拉提帕,陈贺. 2015

[16]新疆农村沼气工程发展的风险性分析. 崔冬梅,叶凯. 2012

[17]新疆辣椒农药残留风险分析. 李晓龙,翟银成,苏丽娅·阿依地提,张学超,沈婷婷,王艳,范盈盈. 2024

[18]新疆地区番茄潜叶蛾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李爱梅,付开赟,丁新华,何江,吐尔逊•阿合买提,冯宏祖,郭文超. 2022

[19]新疆灰霉病菌多态性及其致病力分化分析. 范咏梅,陈林凤,郝敬喆,竞中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