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人工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迎辉 1 ; 杨爱国 1 ; 刘志鸿 1 ; 任建峰 1 ; 周丽青 1 ; 宫学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栉孔扇贝;人工诱导;雌核发育二倍体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06 期

页码: 77-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4年5~6月,用紫外线照射法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结合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6-DMAP)处理受精卵抑制第2极体释放,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采用中心波长254nm、光照强度800μw/cm2·s的紫外线照射栉孔扇贝精子50s,然后立即与正常卵子授精,在20℃水温下,受精后35~40min光镜下观察到20%~30%卵子排出第1极体时,分别以40、50、60、70、80mg/L的6-DMAP持续处理受精卵10、15、20min,染色体计数法检测各处理组二倍体率,从而筛选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两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6-DMAP的浓度和持续处理时间对二倍体诱导率和D形幼虫率影响较显著,6-DMAP浓度以60、70mg/L较为适宜,最佳处理时间为20min,综合考虑,60mg/L6-DMAP处理20min组得到了最佳效果,二倍体率为57.6%、D形幼虫率22.25%。随后对筛选出的最佳条件组担轮幼虫进行了大量的染色体统计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二倍体率分别为53.7%和57.3%。

  • 相关文献

[1]6-DMAP诱导栉孔扇贝异源雌核发育二倍体. 吴彪,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9

[2]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和人工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核行为的细胞学观察. 董迎辉,杨爱国,刘志鸿,任建峰,周丽青,李赟. 2006

[3]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早期胚胎发育及其倍性分析. 王卫军,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 2007

[4]基于M-C作图鉴定牙鲆不同二倍体的遗传特征. 韩慧宗,蒋丽,刘奕,王桂兴,刘海金,刘永新,刘英杰. 2013

[5]半滑舌鳎四倍体鱼苗的诱导与鉴定. 李文龙,陈松林,季相山,谢明树,徐营,邓寒. 2012

[6]人工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组织学研究. 张洁明,柳凌,郭峰,张涛. 2007

[7]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研究初报. 赵朝阳,周鑫,徐增洪. 2009

[8]冷、热休克法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宋立民,王卫民,周小云,阎里清,王玉芬. 2010

[9]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成熟产卵以及胚胎和仔鱼发育. 谢骏,余德光,王广军,刘晓春,朱宏友,林浩然. 2005

[10]人工诱导圈养鲥鱼性腺发育、成熟、产卵和受精. 王汉平,魏开金,姚红,麦家柏,林加敬. 1998

[11]驼背鲈引种驯养及人工诱导性腺发育和繁殖. 区又君,李加儿,陈福华. 1999

[12]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的初步研究. 赵朝阳,周鑫,徐增洪,戈贤平. 2008

[13]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分析. 王崇明,艾海新,中国海洋大学,刘英杰,王秀华,李赟,宋微波. 2005

[14]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细胞学观察.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张立敬,王清印. 2003

[15]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09

[16]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葛长字. 2010

[17]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的受精细胞学研究. 侯吉伦. 2008

[18]海洋酸化对栉孔扇贝钙化、呼吸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张明亮,邹健,方建光,张继红,杜美荣,李斌,任黎华. 2011

[19]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栉孔扇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葛长字,毛玉泽,于守团,燕敬平,李锋. 2009

[20]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昼夜节律.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张继红,葛长字,蒋增杰,高亚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