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国锋 1 ; 何循宏 1 ; 徐立华 1 ; 李秀章 1 ; 杨德银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密度;产量;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01 年 28 卷 11 期

页码: 1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苏棉 1 2号 (常规种 )和苏杂 1 6(杂交种 )为材料 ,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数学模拟 ,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中上等肥力、留叶枝条件下 ,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密度水平下 ,皮棉单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苏棉 1 2号和苏杂 1 6两品种高产的适宜密度分别为每公顷 3.95万株和3.2 1万株。通径分析结果 ,构成棉花产量诸因子中 ,总有效成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 ,铃重次之。

  • 相关文献

[1]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李国锋,何循宏,徐立华,李秀章,杨德银,吴松. 2001

[2]长江下游棉区抗虫杂交棉适宜密度研究. 刘瑞显,史伟,徐立华,杨长琴,郭文琦,张培通. 2010

[3]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氮素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刘瑞显,史伟,徐立华,杨长琴,郭文琦,张培通. 2011

[4]棉花留叶枝不同品种与密度关系研究. 杨峰,王阶祥,徐家安. 1999

[5]大麦后地膜直播棉花苏棉22号的适宜密度及生育特性. 蔡立旺,潘群斌,顾闽峰,杨华,施庆华,彭逸,黄慧民. 2004

[6]密度对棉花叶枝利用的调节效应. 徐立华,朱永歌,王铁书,卢霞. 2000

[7]杂交籼稻各主要性状与产量间关系研究. 马腾,罗利,王多明,陈庭木. 2009

[8]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2012

[9]小麦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张瑜,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19

[10]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产量育种方向及策略探讨.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张鹏,杨学明. 2010

[11]象草若干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张霞,顾洪如,丁成龙,冉景松,许能祥. 2009

[12]江苏省不同播期组普通玉米育种性状分析. 孟庆长,陈艳萍,袁建华,管晓春. 2008

[13]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镇麦16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 2013

[14]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中棉所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施庆华,张萼,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王海洋,王永慧. 2012

[15]杂交油菜新组合H336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蒋守华,刘葛山,赵祥祥. 2006

[16]不同收获目标西星白糯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赫明涛,王军,张明. 2008

[17]密肥条件对沿江稻田小麦生长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 2003

[18]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秀娟,糜林,章镇,渠慎春. 2011

[19]早熟菜用大豆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吴春芳,姜永平,金丽华. 2007

[20]不同密度与施肥方式对淮麦1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羊梅,顾正中,孙苏阳,王安邦,王永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