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品种(系)间光合活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维广 1 ; 王育民 1 ; 谭克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82 年 8 卷 02 期

页码: 131-135

摘要: 用红外线 CO_2分析仪测定了大豆各生育期及品种(系)间光合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的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其高峰出现在始花期和结荚鼓粒期。大豆品种(系)间光合速率变异幅度为11~40毫克 CO_2/分米~2·小时,平均23.1毫克 CO_2/分米~2·小时,变异系数为28%全距为29毫克 CO_2/分米~2·小时。品种(系)间光合速率具有遗传稳定性;约66.6%的育成品种希尔反应活性高于比较高的亲本;有60%的育成品种光合速率高于比较高的亲本,说明常规育种也能提高育成品种的光合作用效率,虽然在育种过程中未注意到这一点。在生育期相近的品种(系)间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但生育期相差悬殊的无名一号(早熟)和黑农26品种(晚熟),光合速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以提高叶片光合活性和经济系数为目的大豆高光效育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