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秋菊 1 ; 刘峰 2 ; 迟凤琴 2 ; 焦峰 3 ; 张春峰 4 ; 姜辉 5 ; 李鹏绯 6 ; 朱宝国 4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5.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科研处

6.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关键词: 土壤;氮素;水稻;秸秆还田;产量;氮肥调控;白浆土;不同肥力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35 卷 014 期

页码: 105-11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白浆土是主要种稻土壤,在白浆土上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明确白浆土秸秆还田效果,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调控氮素为秸秆还田提出因地制宜的土壤、施肥等管理技术提供参考.该文以白浆土为供试土壤,比较研究不同肥力白浆土上连续秸秆还田及调控氮素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得出:高肥力土壤连续秸秆还田适合减氮,减氮10%连续3年水稻不减产,增产幅度为0.1%~6.94%,减氮20%以上产量降低,秸秆连续还田增加氮素水稻产量第1年与正常施肥比增产4.47%,第2年水稻产量比对照减产4.02%~31.86%,调氮降低幅度大;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水稻产量第1年比对照分别增加1.48%,4.52%,第2年调氮增产幅度会下降;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提高,在高肥力土壤上氮素过高使水稻前期分蘖量增多,水稻有效穗数降低,产量降低,减氮后可以避免土壤氮素过剩,水稻产量提高;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水平,适当增加氮素可使水稻产量提高.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2]草甸白浆土稻秆氮利用效率及氮素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焦峰,刘峰,迟凤琴,姜辉,李鹏绯. 2019

[3]秸秆还田形态和还田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丽华,秦猛,翟玲霞,崔士泽,李瑞松,郑峻麒,王檄铭,李红宇,姚钦,林晓影,郑桂萍. 2023

[4]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常本超,张劲松,韩东来,隋玉刚,陈海龙,杨兴玉,王雪冬,焦峰,新家宪,刘峰. 2017

[5]生物炭对白浆土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殷大伟,宋章玉,孟令义,李红宇,刘梦红,王海泽,丁国华,金梁,郭晓红. 2019

[6]三江平原地区高效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双全. 2008

[7]平衡施肥对白浆土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玉影,韩晓日,刘双全,刘颖,张明怡,刘君阁,张亚玲. 2008

[8]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朱凤莉,张春峰,贾会彬,朱宝国,孟庆英,宋英博,李于. 2016

[9]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永茂. 1996

[10]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1]心土间隔混层技术改善白浆土理化性质提高大豆产量.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匡恩俊,张立波,高雪冬,王庆胜,刘俊刚,王宇先. 2019

[12]秸秆心土混合犁改良白浆土效果.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王囡囡,孟庆英,匡恩俊,王秋菊,高中超,刘峰,张立波,高雪冬. 2017

[13]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改良白浆土的效果.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张立波,匡恩俊,王庆胜,刘俊刚,高雪冬. 2018

[14]旱作白浆土垦后不同时期土壤肥力特点. 黄瑞海,张春凤,梁嘉陵,王爱武. 2010

[15]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曾宪楠,高斯倜,冯延江,孙羽,宋秋来,王麒. 2018

[16]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斯倜,曾宪楠,王麒. 2018

[17]不同施肥方式对白浆土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庆胜. 2010

[18]施肥方式对白浆土水稻SPAD值的影响. 王庆胜. 2010

[19]桦川县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张明怡. 2009

[20]氮肥调控对白浆土水稻产量效益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刘颖,张明怡.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