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金燕 1 ; 马新燕 1 ; 向蓉 1 ; 廖申权 1 ; 吕晓慧 1 ; 杨桥 1 ; 张晓玲 1 ; 杨希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ABI Group;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关键词: 罗伊氏菌素;产气荚膜梭菌;最小抑菌浓度;温度敏感性

期刊名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ISSN: 1005-8567

年卷期: 2023 年 48 卷 001 期

页码: 29-34

摘要: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菌.罗伊氏菌素(Reuterin)是少数益生菌以甘油为发酵底物的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本研究旨在观察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不同细菌型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及不同储存温度对罗伊氏菌素抑菌性能的影响.利用甘油诱导罗伊氏乳杆菌合成罗伊氏菌素,通过丙烯醛-色氨酸法测定其浓度.以96孔板OD检测法和平板滴定法测定罗伊氏菌素对A型、B型、C型、D型和E型5种产气荚膜梭菌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比较-20℃、室温RT(25℃)及37℃储存24 h后的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A型和C型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罗伊氏菌素样品浓度为26.13μmol/mL.不同浓度罗伊氏菌素处理后,96孔板法抑菌性能检测中A型和D型最为敏感,MIC值分别为0.78μmol/mL和0.52μmol/mL,B型、C型和E型菌株也较敏感,MIC值分别为1.57μmol/mL,1.57μmol/mL和1.83μmol/mL;平板滴定法中0.26μmol/mL罗伊氏菌素处理后5种标准菌已全部被抑制.罗伊氏菌素经不同储存温度处理后测定抑菌性能,以产气荚膜梭菌A型和C型为例,结果抑菌性能未发生变化,其MIC分别为0.78μmol/mL和1.57μmol/mL.本研究证明,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作用,且其抑菌性能不受储存温度影响.

  • 相关文献

[1]黑胡椒、快乐鼠尾草与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活性. 区敏港,彭新宇,唐兴刚,魏光伟,孙俊颖,郭世宁. 2012

[2]6种中药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段凯文,彭新宇,郭世宁,区敏港,陈玉婷,魏光伟. 2011

[3]鸡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海宁,廖申权,戚南山,李娟,吕敏娜,孙铭飞,吴彩艳. 2013

[4]影响鸡坏死性肠炎病例复制的关键因素. 袁伟康,戚南山,廖申权,Mudassar Mohiuddin,李跃龙,吕敏娜,吴彩艳,李娟,林栩慧,蔡海明,胡俊菁,于林增,肖文婉,张健騑,曹正,孙芸芸,孙铭飞,顾有方. 2021

[5]珠三角地区规模化养鸡场产气荚膜梭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陈祥杰,古红霞,袁伟康,廖申权,吕敏娜,吴彩艳,秦俊杰,王秀敏,李娟,蔡海明,林栩慧,胡俊菁,于林增,肖文婉,张健騑,戚南山,孙铭飞. 2020

[6]广东粤北地区规模化养鸡场产气荚膜梭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陈祥杰,古红霞,袁伟康,卢锦标,戚南山,吕敏娜,吴彩艳,秦俊杰,王秀敏,李娟,蔡海明,林栩慧,胡俊菁,于林增,肖文婉,张健騑,廖申权,孙铭飞. 2020

[7]家禽坏死性肠炎疫苗的基础研究进展. 辜新贵,郑露,袁建丰. 2011

[8]冷鲜鸡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毒素的潜在危害分析. 马壮,彭新宇,叶得河,高彪,袁明贵,尹烨华,徐志宏. 2016

[9]1例肉兔产气荚膜梭菌病的诊治. 苏惠龙,苏伟桐,韩卓宙,张健腓. 2009

[10]禽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赵亮,温肖会,翟颀,吕殿红,李家奎. 2023

[11]信鸽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王艳华,蔡建平. 2017

[12]G型产气荚膜梭菌全菌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力的评估. 刘少冰,方肆云,戚南山,廖申权,魏光伟,李娟,孙铭飞,顾有方. 2023

[13]不同种类的植物精油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何楚俐,胡豪,井俊南,黄静,朱晓彤,潘木水. 2020

[14]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防治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效果研究. 李亚菲,高燕,元波,王林,梁先明,周淑贞,曾振灵. 2020

[15]鸭疫里默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吴彩艳,邹秀娟,戚南山,廖申权,李娟,温列娜,吕敏娜,孙铭飞. 2014

[16]六种中药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段凯文,彭新宇,郭世宁,区敏港,陈玉婷,魏光伟. 2011

[17]黑胡椒、快乐鼠尾草与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区敏港,彭新宇,唐兴刚,魏光伟,孙俊颖,郭世宁.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