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品种(系)抗倒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伟豪 1 ; 刘亭 2 ; 桑祎楠 3 ; 杨政伟 4 ; 张改生 3 ; 宋瑜龙 3 ; 张双喜 1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2.宁夏大学农学院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4.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春小麦;抗倒性;杂种优势;配合力;相关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13 期

页码: 2497-2508,I0001-I00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小麦常规育种实质是对杂种F1性状杂种优势连续多代选择和保持的过程,探究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品种(系)间抗倒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明确与小麦抗倒伏性状显著相关的农艺性状指标,为宁夏春小麦抗倒伏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后代筛选与保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4份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品种(系)为亲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分析亲本及其杂交种F1株高、秆型指数等13个抗倒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品种(系)间抗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杂种F1代抗倒伏相关性状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NZ42、M6445和M8887主茎抗推力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分别为11.68、8.00和10.67,且其他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表现较为优异.主茎抗推力强优势组合有M6445*M8887、M6445*MJ48、NZ42*N2038、NZ42*M7723、NZ42*NZ39、H3015*宁春50号.与此同时,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第一节间长和第二节重成显著正相关,与第二节间长和第四节间长成极显著正相关.其次,主茎抗推力与主茎鲜重、茎粗、弯曲力矩和秆型指数成极显著正相关,与第四节间长成显著负相关,与第二节重和第二节间充实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NZ42、M6445和M8887为本研究的优良亲本,且NZ42*NZ39、M6445*MJ48、M6445*M8887为本研究抗倒伏育种的优良组合.同时,供试材料不同组合倒伏性状间存在杂种优势利用潜力,但超亲优势不突出,且杂交组合的抗倒伏能力既受加性效应影响又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其中,受母本遗传背景影响更大.与此同时,第四节间长、弯曲力矩和秆型指数与株高和主茎抗推力相关性较高,可作为抗倒性育种后代选择的重要参考.

  • 相关文献

[1]普通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 刘旺清,孙其信,倪中福,魏亦勤,李红霞,裘敏,张双喜. 2005

[2]宁夏春小麦新种质资源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王小亮,袁汉民,陈东升,孙建昌,亢玲,张维军. 2006

[3]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马洪文,王坚,史延丽,刘炜. 2008

[4]SC-2053杂交剂在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的研究初报. 魏亦勤,刘育灿,曾宝安,马素琴,裘敏,李国庆,刘旺清. 2000

[5]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樊明,张双喜,李红霞,方亮,刘旺清,裘敏,魏亦勤. 2017

[6]旱胁迫对春小麦叶绿素含量·RWL和OWC的影响及相关分析. 张增福,王华,李国庆. 2011

[7]西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及杂种优势分析. 王志强,杜慧莹,李程,郭松,田梅,杨万邦,于蓉. 2022

[8]小麦不同器官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李树华,许兴,张艳铃,景继海,朱林,雍立华,王娜,白海波,吕学莲. 2010

[9]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杨治伟,钱爱萍,张炜,曹秀霞. 2024

[10]宁夏阴凉易旱区春小麦氮磷肥效及以肥调水作用研究. 赵天成,张建明,马云瑞. 1999

[11]阴凉易旱区春小麦地膜全程覆盖增产技术探讨. 赵天成,马云瑞. 1999

[12]春小麦新品种产量特性及其气候适应性分析. 官景得,王小亮,李剑萍,李福生,陈东升,杜宏娟,吕巡均. 2009

[13]宁夏灌区春小麦高产磷肥施用增产效果研究. 沈强云,党根友,王兆川,樊明,代晓华,魏亦勤. 2010

[14]旱胁迫对不同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与抗旱性的关系. 董建力,许兴,李树华,朱林,景蕊莲. 2015

[15]不同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董建力,许兴,李树华,朱林,景蕊莲. 2015

[16]灌水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物质生产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Dang Genyou,党根友,魏亦勤,Wei Yiqin,Li Hongxia,李红霞,Liu Wangqing,刘旺清,Fang Liang,方亮,Qiu Min,裘敏,Zhang Shuangxi,张双喜,樊明,Fan Ming,Shen Qiangyun. 2014

[17]宁夏滴灌不同春小麦施肥模式研究. LIU Ze ren,刘泽人,ZHANG Xing feng,张兴风,HUANG Xing fa,黄兴法,LI Guang yong,李光永,YANG Jian guo. 2016

[18]21个新育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应用潜力分析. 李建秀,赵国彬,杨国虎,佘奎军,程晋龙. 2018

[19]压砂地中晚熟西瓜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配合力分析. 郭松,刘声锋,于蓉,王志强,田梅,董瑞,杨万邦. 2020

[20]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沈强云,许志斌,王永宏,王兆川.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