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前程 1 ; 吉立柱 1 ; 蔡荣旗 1 ; 刘莉莉 1 ; 佟志强 1 ; 孙德岭 1 ;

作者机构: 1.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植株再生;双单倍体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6 期

页码: 69-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86个花椰菜杂交品种及组合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胚状体发生的决定因素;24 h 32℃的高温前处理是胚状体发生的必须条件;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是进行胚状体诱导的最佳时期,胚状体发生频率最高;培养基中添加6-BA 0.1 mg/L,NAA 0.005 mg/L可以促进胚状体发育。将20 d的胚状体进行脱分化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胚状体的成活率,植株再生率为53%,再生植株中双单倍体占83.5%。

  • 相关文献

[1]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尹立荣,管长志,陈磊,付任胜,霍文娟,赵恒. 2012

[2]影响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研究. 赵前程,蔡荣旗,刘莉莉,孙德岭. 2007

[3]花椰菜小孢子胚状体增殖及植株再生. 文正华,刘莉莉,张小丽,江汉民,姚星伟,牛国保,单晓政,周志杰. 2018

[4]提高花椰菜游离小孢子胚胎植株再生率研究. 赵前程,佟志强,蔡荣旗,文正华,张宝珍,孙德岭. 2007

[5]辣椒单倍体与双单倍体植株叶片光合与呼吸作用研究. 杜胜利,庞金安,张延军. 2001

[6]黄瓜染色体加倍研究. 韩毅科,杜胜利,王鸣,张桂华. 2002

[7]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及新品种选育. 赵冰,闻凤英,王玉龙,宋连久,刘晓晖,张斌. 2005

[8]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赵前程,李素文,文正华,孙德岭. 2007

[9]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尹立荣,管长志,陈磊,付任胜. 2009

[10]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在青麻叶大白菜育种上的应用. 赵冰,闻凤英,王玉龙,宋连久,刘晓晖,张斌. 2004

[11]晚熟花椰菜云山2号的选育. 张宝珍,孙德岭,李素文,方文慧,刘奎彬,葛长鹏. 2001

[12]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中特异序列的克隆、分析. 王春国,陈小强,李慧,赵前程,孙德岭,宋文芹. 2008

[13]花椰菜病害数值诊断法的研究. 刘莉莉,姚星伟,文正华,单晓政. 2011

[14]花椰菜新品种云山1号的选育.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葛长鹏,方文慧,刘奎彬. 1999

[15]花椰菜专用丸粒化种衣剂的应用效果. 牛国保,姚星伟,单晓政,刘莉莉,文正华,江汉民,张小丽,马云生,孙德岭. 2018

[16]花椰菜新品种夏雪40的选育.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方文慧,刘奎彬. 1999

[17]花椰菜新品种丰花80的选育. 张宝珍,孙德岭,李素文,方文惠,刘奎彬,赵前程. 2002

[18]早熟花椰菜新白峰的选育. 方文慧,李素文,张宝珍,刘奎彬,孙德岭. 2000

[19]花椰菜杂交一代紧实度、产量系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李素文,温媛,孙德岭,王公恕,张宝珍,方文慧,赵前程,刘莉莉. 2005

[20]生物技术在花椰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古瑜,孙德岭,宋文芹.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