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兴林 1 ; 朱惠霞 2 ; 胡立敏 2 ; 张金文 2 ; 刘明霞 3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西北地区科学观测实验站
2.;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西北地区科学观测实验站
3.;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西北地区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内源激素;动态分析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626-16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内源激素在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育性调控中的作用,以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不同发育时期及叶片中赤霉素(GA)、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及玉米素核苷(ZR)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花蕾和叶片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GA、IAA、ABA和ZR的变化均存在明显差异。不育株花蕾中的GA和AB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GA含量在造孢时期、四分体时期及花粉成熟期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281.54、355.37和350.13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45.1%、210.4%和54.5%,而ABA含量只在四分体时期和花粉成熟期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2.22μg·g~(-1)和2.88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82%和35.2%;不育株花蕾中的IAA含量先降后升,在造孢时期和花粉成熟期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1.97μg·g~(-1)和2.55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52.7%和82.1%,但不育株花蕾的ZR含量先升后降,在四分体和花粉成熟期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320μg·g~(-1)和170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580.9%和243.9%。不育株的IAA/ABA呈"V"字型变化,在四分体时期比值最低,而GA/ABA和ZR/ABA呈倒"V"字型的变化,在四分体时期比值最高。叶片中ABA和ZR未检出,GA和IAA含量不育株显著高于可育株。说明内源激素含量升高和多种激素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比例失调,阻碍了小孢子的正常发育,导致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花粉败育。本研究结果对揭示内源激素在雄性败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揭示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积累了资料。
- 相关文献
[1]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 2011
[2]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的选育. 陶兴林,胡立敏,侯栋,朱惠霞. 2010
[3]花椰菜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陶兴林,朱惠霞,胡立敏. 2013
[4]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菌肥对4种高原夏菜的影响. 张玉鑫,王晓巍,王志伟,张俊峰. 2014
[5]彩色花椰菜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 2023
[6]微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侯栋,李亚莉,岳宏忠,张东琴,姚拓,黄书超,杨海兴. 2024
[7]花椰菜2种雄性不育系花器特征及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陶兴林,谢志军,朱惠霞,刘明霞,张金文,胡立敏. 2017
[8]花椰菜新品种‘圣雪4号’. 胡立敏,陶兴林,朱惠霞,刘明霞. 2015
[9]花椰菜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的RAPD标记. 胡立敏,陶兴林,侯栋,朱惠霞,张东琴. 2010
[10]花椰菜雄性不育材料的鉴定和繁殖. 陶兴林,胡立敏. 2008
[11]细胞工程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的应用. 胡立敏,朱惠霞,陶兴林. 2015
[12]基因工程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的应用. 陶兴林,胡立敏,朱惠霞. 2014
[13]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花药败育的细胞学及转录组分析. 陶兴林,侯栋,朱惠霞,刘明霞,张金文,胡立敏. 2017
[14]花椰菜再生体系的优化. 朱惠霞,胡立敏,陶兴林. 2011
[15]农大哥和AM生物菌肥对花椰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李元万,王晓巍,张玉鑫,王志伟,赵鹏. 2010
[16]花椰菜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陶兴林,胡立敏,朱慧霞,侯栋,张东琴. 2010
[17]14个花椰菜品种在兰州地区引种初报. 刘明霞,胡立敏,陶兴林,朱惠霞,何贵文. 2016
[18]模糊概率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在花椰菜杂交组合评价中的应用. 叶德友,胡立敏. 2004
[19]花椰菜新品系春雪王大棚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李清明,胡立敏. 2002
[20]花椰菜新品种圣雪3号的选育. 胡立敏,陶兴林,朱惠霞,刘明霞.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加工辣椒品质特性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陶兴林;朱惠霞;张玉鑫;刘明霞
关键词:辣椒;品质特性;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西北地区大棚羊肚菌-紫叶莴笋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刘明霞;侯栋;杨建杰;王琼;杨婷婷
关键词:
-
基于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
作者:陶兴林;朱惠霞;王晓巍;刘明霞;张玉鑫
关键词: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莴苣叶疫病和茎腐病的病原
作者:何苏琴;文朝慧;白滨;刘永刚;刘明霞
关键词:生菜;莴笋;球形孢子囊;嗜导管腐霉
-
彩色花椰菜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作者: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
关键词:花椰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SSR;系统发育
-
5个不同产区地理标志辣椒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陶兴林;朱惠霞;王晓巍;张玉鑫;刘明霞
关键词:辣椒;不同产区;营养品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
温室番茄有机组合肥筛选及其肥效、土壤环境和果实品质效应
作者:潘艳花;朱惠霞;朱建强;秦嘉海
关键词:番茄;有机物料;土壤环境质量;传统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