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旱地大豆育种的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新文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旱地;大豆;育种;探索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08 年 05 期

页码: 30-31

摘要: 选育大豆抗旱品种,应熟知当地的生态特点以及生产需求,制定明确的目标,广泛收集利用丰富的在遗传上多种多样的材料包括不同地理、不同生态和远缘杂交以及育种的中间材料;采用单、复交和阶梯式杂交,在干旱环境中进行选择,但不可缺少的一个亲本应当是高度适应环境条件的地方品种;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抗旱品种应该有较多的分枝和成荚,吸收能力强的根系,持续时间长而有效的光合叶片,经济上有利而生物学上合理的生长速度与方式,发育良好的经济上有价值的籽粒,从而达到增产稳收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市场经济下对旱地小麦育种的几点体会. 李岩华. 1998

[2]山西省旱地小麦育种进展与育种策略探讨. 张俊灵,孙美荣,闫金龙,张东旭. 2015

[3]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初报. 郭志利. 2000

[4]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郭志利. 2000

[5]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郭志利. 2000

[6]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降云峰,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靳鲲鹏. 2012

[7]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及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任海红,任小俊,王英,刘学义. 2013

[8]高油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的选育. 任冬莲,任小俊,马俊奎,刘学义. 2007

[9]汾豆7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任冬莲,朱倩,刘学义. 2008

[10]大豆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师颖,马利平,张瑞军. 2017

[11]不同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组合F_2胞囊附着量差异分析.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刘学义. 2010

[12]中国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鉴定标准商榷.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王勇,任冬莲,赵晶芸,刘学义. 2007

[13]地膜小麦集水有限补灌技术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萍,池宝亮,陈奇恩. 2000

[14]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15]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16]旱地谷子休闲期地膜覆盖垄作效应研究. 赵荣华,黄明镜,李萍. 1998

[17]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肥料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崔欢虎. 2009

[18]旱地小麦不同年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Ⅱ.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开发研究.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19]简易微喷灌技术及其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 牛西午,冯永平,董孟雄,董忠义,王礼,张万元. 1998

[20]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Ⅰ.气候资源评价与土壤水分变化.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