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蓝新隆 1 ; 唐兆秀 1 ; 徐日荣 1 ; 王雪英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抗黄1号;泉花10号;生育特性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8 期

页码: 89-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为其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抗黄1号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开花及结实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抗黄1号全生育期123d,主茎叶片数为19.53,始花到终花历时44 d,单株花量为52.3朵,有效花为17.7朵,有效花率为33.8%,且成针率、饱果数和饱果率高。抗黄1号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的叶龄分别为4.86,9.92,17.21和19.52 d,平均出叶速率分别为0.17,0.19,0.15,0.15。抗黄1号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分别为0.964 2,2.289 2,4.478 5和3.278 5;净同化率分别为3.509 9,2.444 7,3.279 2,1.042 9;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总干物质量的比例分别为7.6%,22.0%,22.1%,46.5%,产量形成期占68.6%;产量形成期的经济系数高,库容量、源容量大,库容量/源容量比率高,库源的协调性好。从各个生育阶段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来看,抗黄1号前期的营养代谢旺盛,饱果期氮代谢旺盛,同化能力强。【结论】抗黄1号具有高产的生理基础,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即可达到高产。

  • 相关文献

[1]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高产生理研究.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 2011

[2]花生“抗黄1号”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动态研究.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王雪英. 2007

[3]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的生育特性研究. 徐日荣,蓝新隆,唐兆秀. 2009

[4]糯玉米组合闽玉糯1号的选育. 陈山虎,杨人震,卢和顶,童川拉,林建新. 2003

[5]玉米闽单88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卢和顶,卢济事,薛珠政,林建新,陈山虎,童川拉. 2001

[6]甜玉米‘闽甜208’的生育特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2014

[7]甘薯双抗性新品系99-12特性研究. 李本金,卢同,谢世勇,种藏文,林时迟. 2004

[8]花生谷氨酸脱氢酶基因AhGDH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林栩松,唐兆秀. 2016

[9]荚果期福花5号主要器官的蛋白质亚基组分及相关分析. 徐日荣,唐兆秀. 2013

[10]花生‘福花4号’产量与籽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唐兆秀,徐日荣,蓝新隆. 2010

[11]南方珍珠豆型花生籽仁蛋白质积累及亚基肽组分分析. 唐兆秀,徐日荣,蓝新隆. 2012

[12]钾、镁、硫元素不同配比对花生养分吸收、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何春梅,王飞,李清华,林诚,李昱,林新坚. 2009

[13]福建省花生机械化生产问题与对策. 唐兆秀,陈树玉,林琼,徐日荣,陈湘瑜. 2015

[14]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内脂肪,蛋白质的积累及其与ATP酶…. 彭时尧,庄伟建,刘利华,林木山. 1993

[15]不同土壤条件下仁秆两用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赵婷,郑向丽,叶花兰. 2012

[16]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的初步研究.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 2011

[17]不同施氮量对仁秆两用型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翁伯琦,郑向丽,赵婷,徐国忠,王俊宏. 2013

[18]福建省花生农家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唐兆秀. 2015

[19]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文新,陈家驹,周恩生,林汉章,林群,游雪芸. 2001

[20]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产量稳定性研究.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王煌平,张辉,张永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