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沙群岛美济礁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飞雁 1 ; 王雪辉 2 ; 林昭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3.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南沙群岛;美济礁;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4 期

页码: 1014-10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浮游动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利用2012年7月在南沙群岛美济礁海域开展的13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对美济礁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表明:(1)美济礁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出现15个类群138种(类)浮游动物;(2)优势种组成复杂、区域变化明显,单一种的优势度不高;(3)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湿重生物量分别为117.70个/m3、69.01 mg/m3,浮游幼虫在总密度中所占比例最大;(4)浮游动物非常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平均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4.93、3.33和0.67;(5)浮游动物可划分为2个群落,分别为潟湖-礁坪区群落和向海坡群落;(6)受珊瑚礁不同生物地貌带的空间异质性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美济礁浮游动物群落区域差异明显。潟湖区浮游动物多样性较高,生物量最低;礁坪区浮游动物数量大,但分布不均匀,且多样性水平最低;向海坡区浮游动物种类最多、多样性非常丰富,但栖息密度最低。

  • 相关文献

[1]南沙群岛西南大陆斜坡海域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 杜飞雁,王雪辉,谷阳光,于杰,王亮根,宁加佳,林钦,贾晓平,杨圣云. 2014

[2]南沙群岛海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pp.)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飞雁,王亮根,王雪辉,宁加佳,谷阳光,李亚芳. 2016

[3]大亚湾人工鱼礁区和岛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对仔稚鱼的影响. 王亮根,李亚芳,杜飞雁,宁加佳,徐磊,肖雅元,李纯厚. 2018

[4]美济礁合浦珠母贝吊笼养殖试验. 陈明强,陈旭,李有宁,吴洽儿,于刚,马振华,邢孔武,王理. 2018

[5]夏季美济礁潟湖养殖区海水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赵旺,黄星美,邓正华,温为庚,陈明强,王雨,沈铭辉,夏光远,张钰伟,于刚. 2022

[6]美济礁附近海域3种金枪鱼肌肉成分检测与营养评价. 周胜杰,杨蕊,于刚,马振华,孟祥君. 2021

[7]南海美济礁瀉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 张俊,陈作志,蔡研聪,李媛洁,林昭进. 2021

[8]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 郭伟龙,王亮根,杜飞雁,姜仕军. 2015

[9]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李媛洁,张俊,陈作志,江艳娥,龚玉艳,蔡研聪,杨玉滔. 2020

[10]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区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李辉权. 1996

[11]中国海鱼类猪齿鱼属一新纪录种腰纹猪齿鱼(鲈形目,隆头鱼科). 王雪辉,杜飞雁,刘维达,谷阳光. 2015

[12]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永暑礁泻湖鱼卵鉴定研究. 吴娜,张楠,曹明,郭华阳,朱克诚,杨静文,江世贵,张殿昌. 2018

[13]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洪小帆,杨玉滔. 2021

[14]灯光诱集对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生态学效应. 杜飞雁,王亮根,王雪辉,谷阳光,陈森,张鹏. 2017

[15]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数量分布. 李永振,陈丕茂. 2004

[16]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印度无齿鲳资源现状. 黄梓荣,陈作志. 2005

[17]初秋南沙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明,刘华雪,廖秀丽,李开枝,闫家国,齐占会,黄洪辉. 2013

[18]南沙群岛海域岛礁鱼类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开发潜力. 李永振,陈国宝,袁蔚文. 2004

[19]南沙海域鸢乌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范江涛,张俊,冯雪,陈作志. 2019

[20]南沙群岛中北部重要岛礁鱼类资源调查. 李永振,林昭进,陈丕茂,孙典荣,陈炎,陈国宝,张旭丰.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