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单倍体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奚元令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科院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技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1978 年 01 期

页码: 25-29+34

摘要: 一、杂种优势的意义 Shull 1914年首先提出杂种优势一词,用来表达杂合体的特殊刺激作用,包括细胞分裂、生长和其他生理活动。以后从杂种植株器官组织的大小,产量和长势等的增强,扩大到生物体生存的优势,如适应、选择和生殖等。Dohszansky1930年提出用常规杂种优势表达上述外加的杂种性质。Powes1944年和Stern1948年又把劣势表现包括在内,叫负杂种优势。 从进化观点来看,负杂种优势是正杂种优势的逆转,通过正负杂种优势的摆动,循环不断地调节群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而产生适应。Shull1948年提出杂种优势是杂结合的一种刺激作用,但是优势也可以由于同质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