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Ⅲ.长江中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洁夫 1 ; 戚存扣 1 ; 浦惠明 1 ; 陈锋 1 ; 陈松 1 ; 陈新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宁杂11号;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0 年 22 卷 07 期

页码: 29-30+35

摘要: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抗性强、适合机械化等特点,适合长江中游的江西省及邻近地区推广应用,提出了适合长江中游的宁杂11号移栽与直播种植的关键技术。

  • 相关文献

[1]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Ⅰ.长江上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2010

[2]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Ⅱ——长江下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2010

[3]杂交油菜宁杂11号肥料与密度试验. 陈锋,张洁夫,浦惠明,陈松,戚存扣. 2009

[4]杂交油菜宁杂11号种子纯度SSR标记快速检测方法(英文). 陈锋,张洁夫,陈松,浦惠明,戚存扣. 2014

[5]杂交油菜宁杂11号种子纯度SSR标记快速检测方法. 陈锋,张洁夫,陈松,浦惠明,戚存扣. 2013

[6]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双低油菜宁杂11号、宁油16号摘薹试验研究. 陈锋,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 2011

[7]机械化直播油菜的优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顾宗福,孙华,邵慧霞,仲嘉,穆晓伟. 2016

[8]镇油3号育种策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岳绪国,顾炳朝,郭圣业. 2006

[9]镇油3号产量形成特点及其调优栽培技术. 岳绪国,侯小峰,顾炳朝,郭圣业. 2003

[10]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顾炳朝,岳绪国,景德道,林添资,王克明. 2009

[11]白首乌-油菜套种栽培技术. 吴承东,赫明涛,王军,张明. 2013

[12]油棉套作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王新华,房金钺,张瑞芹,陈新军,许玉明. 2005

[13]油菜宁杂21号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张培通,张萼,郭文琦,陈建平,李春宏,王永慧,胡茂龙,蔡立旺,施庆华. 2014

[14]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盐油4号"的选育及其在江苏地区的栽培技术要点. 倪正斌,陈志爱,丁颖,韩配配,万林生,孙红芹. 2022

[15]江苏沿海地区油菜-向日葵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陈涛,倪正斌,任昂彦,李晓莎,贺江,戚永奎. 2024

[16]江苏油菜科学技术发展50年. 戚存扣,傅寿仲. 2010

[17]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50年. 戚存扣,陈新军,傅寿仲. 2010

[18]油菜(Brassica napus L.)千粒重性状遗传体系分析和遗传改良研究.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傅寿仲,浦惠明,张洁夫,高建芹,陈新军. 2004

[19]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植物的基因漂移研究.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傅寿仲,高建芹,陈新军. 2004

[20]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