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蜜糖文心兰的组培快繁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维全 1 ; 潘学峰 2 ; 王祚锐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2.海南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文心兰;侧芽;原球茎;组织培养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9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186-1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文心兰盆栽品种‘蜜糖’的侧芽为实验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pH值、蔗糖浓度和添加物等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探讨文心兰的生根壮苗与炼苗移栽技术。结果表明:(1)文心兰侧芽茎尖在MS+6-BA4.0mg/L+NAA1.0mg/L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原球茎;培养基的pH值为5.8时较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最适宜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蔗糖30g/L+10%香蕉泥。(2)原球茎在MS+6-BA0.6mg/L+NAA0.1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能分化出芽,萌芽率可达83.4%;无根苗在1/2MS+IAA0.2mg/L+10%香蕉泥+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能形成完整植株,培养35d后的生根率为92.5%,且假鳞茎饱满,植株健壮,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可达94.6%。

  • 相关文献

[1]文心兰的茎尖原球茎诱导与植株再生. 张超,詹园凤,王广东,郭维明. 2009

[2]文心兰高效再生体系研究. 赵丽,田维敏. 2008

[3]秋石斛侧芽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研究. 陆顺教,易双双,任羽,尹俊梅,冷青云,杨光穗. 2014

[4]番木瓜“台农杂交2号”组织培养技术. 张秀春,赵平娟,冼淑丽,刘志昕. 2016

[5]碳源浓度对文心兰组培生长的影响研究. 黄丽云,范海阔,周焕起,张鑫,沈雁. 2010

[6]秋石斛新生侧芽中部茎段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陆顺教,易双双,任羽,冷青云,黄少华,杨光穗. 2015

[7]铁皮石斛高效再生体系研究与应用. 徐雪荣,姚全胜,雷新涛,罗冠勇,王树昌. 2009

[8]冬凤兰非共生萌发和低温离体保存. 罗远华,冷青云,莫饶,陈业渊. 2008

[9]海南钻喙兰原球茎的形态建成和快速繁殖. 文慧婷,张翠玲. 2008

[10]多花脆兰非共生萌发和离体保存的初步研究. 罗远华,许奕,陈彩丽,莫饶,陈业渊. 2008

[11]鹤顶兰四倍体植株的诱导与鉴定. 李豆豆,刘芝龙,黄明忠,陈积天,唐燕琼,杨光穗. 2013

[12]独占春种子非共生萌发和低温离体保存. 罗远华,郭丽霞,莫饶,陈业渊. 2007

[13]文心兰染色体的制片技术. 赵羿鸾,黄琴,贾贤,王颖,吴坤鑫,陈雄庭. 2013

[14]文心兰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周艳霞,尹俊梅,任羽,杨光穗. 2009

[15]不同氮源对文心兰生长发育与植株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张桃莉,尹俊梅. 2009

[16]文心兰唇瓣花色表型及类黄酮色素组成. 李崇晖,黄少华,黄明忠,徐世松. 2013

[17]文心兰花期调控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程潇筱,尹俊梅,杨光穗. 2007

[18]不同文心兰品种耐热性指标筛选与评价体系构建. 罗小燕,罗远华,易双双,李崇晖,廖易,张志群,郑碧兰,陆顺教. 2024

[19]氮磷钾水平及组合对文心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杨光穗,尹俊梅,王存,张桃莉. 2011

[20]甲壳素对文心兰营养元素的影响. 康由发,尹俊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