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余永亮 1 ; 梁慧珍 1 ; 王树峰 1 ; 练云 1 ; 位艳丽 1 ; 王庭峰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再生体系;遗传转化;外源基因;产业化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143-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发展经验,立足已有的技术、人才和材料储备,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下,完善和健全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及其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我国转基因大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该文概述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相关文献

[1]中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 余永亮,梁慧珍,王树峰,练云,位艳丽,王庭峰. 2011

[2]棉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谢德意,房卫平,唐中杰. 2007

[3]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张磊,李国领,张建周,张德奇. 2017

[4]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张家新,张文静,路翠玲,苏贺楠,赵艳艳,魏小春,杨双娟,王志勇,冯健起,张晓伟,原玉香,袁敬平. 2025

[5]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确定. 甄贞,段俊枝,于艳波,曲波,袁肖寒,高学军,栾凤侠,张明辉. 2016

[6]EPSPS外源基因对陆地棉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燕树锋,刘海芳,铁双贵,祝水金. 2015

[7]众云-18网纹甜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晓慧,赵卫星,尚霄丽,常高正,梁慎. 2017

[8]不同基因型甜瓜再生体系的比较. 高宁宁,赵卫星,康利允,李海伦,王琰,李晓慧. 2023

[9]油莎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朱雅婧,张向歌,许欣然,胡海燕,程珊,陈晨,李春鑫,宋万献,宋雯栩,王会伟. 2024

[10]白菜型油菜黄籽沙逊"Yellow Sarson"组培再生体系的研究. 谭亚飞,Tan Yafei,Zhang Qiang,张强,Xu Qian. 2015

[11]河南省优质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董晓红,董文召. 2004

[12]工业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5

[13]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种子产业化浅析. 贾刚民,王保勤. 2010

[14]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张玉亭,李保全,乔鹏程. 1997

[15]工业原料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6

[16]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尚泓泉,韩启忠,毛建平. 2005

[17]河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赵志芳,尚泓泉,毛建平,孙慎. 2005

[18]香椿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赵改,杨慧. 2013

[19]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练云,梁慧珍,余永亮,王树峰,位艳丽,董薇,张孟臣,蒋春志. 2011

[20]gdo基因RNAi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 董振杰,麦艳娜,夏晴,马超,田修斌,李欢欢,刘文轩,宋玉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