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治理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大为 1 ; 陈靖 1 ; 魏玉红 1 ; 惠娜娜 1 ; 郭致杰 1 ; 罗进仓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mtCOI基因;草地贪夜蛾;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2 期

页码: 312-3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133~0.157与0.133~0.317,均低于中国周年繁殖区广东、广西、云南种群的0.157~0.819与1.033~7.705;所有种群的Tajima's D中性检验和Fu's F检验结果均为负值,表明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后经历了明显的种群扩张事件.四川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显著,62个种群间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基因交流.陕西略阳、陕西宁强、甘肃徽县、甘肃成县种群的有效迁入个体数和有效迁出个体数之和分别为11 860.66、11 708.65、10 878.66和10 379.32,在中国草地贪夜蛾的基因交流过程中具有中继站的作用,表明陕南汉水谷地为中国草地贪夜蛾西线北迁入侵西北的主要通道.

  • 相关文献

[1]兰州市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治技术初探. 殷芳群,王安士,周昭旭. 2020

[2]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防效测定. 张大为,魏玉红,袁伟宁,罗进仓,郭致杰. 2023

[3]外源褪黑素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张海洋,郭成,张廷伟,张强艳,刘长仲. 2024

[4]中国草地贪夜蛾地理分布数据集. 袁伟宁,罗进仓. 2022

[5]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王晋,王世红,赖勇,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 2014

[6]地被植物鹅绒委陵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马瑞君,陆建英. 2010

[7]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王淑英,樊廷录,张金文. 2008

[8]豌豆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曾亮,李敏权,杨晓明. 2012

[9]绿色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武德功,杜军利,贺春贵,刘长仲. 2015

[10]西北不同地理种群红色型豌豆蚜的遗传多样性. 金娟,王森山,贺春贵. 2013

[11]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淑英,樊廷录,李兴茂. 2008

[12]岷县黑裘皮羊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瑞,郎侠,吴建平,刘婷,宫旭胤,王彩莲,迟浩斌,梁婷玉. 2019

[13]陇南小麦条锈病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控制. 吴立人,宋建荣,金社林. 2008

[14]甘肃中部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范太伟,蔡丹英,李红旭,王发林,赵长增,滕元文. 2007

[15]西北荒漠区野生黑果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红梅,陈玉梁,马彦军,刘新星,石有太,王立光,杨钊. 2020

[16]禾生指葡孢霉的遗传多样性及对苗期青稞的致病性. 陈琳,蔺瑞明,王凤涛,庞云星,李雪,赵爱平,张艳霞,张金玲,李文兴,何苏琴,冯晶,李赟,文才艺,徐世昌. 2020

[17]31份藜麦种质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姚佳,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杨超,刘欢. 2024

[18]甘肃黄芪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厚毅清,张艳萍,石有太,刘新星,陈玉梁. 2016

[19]利用RAPD标记研究中国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 安贤惠,陈宝元,傅廷栋,刘后利. 1999

[20]甘肃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祁旭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