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海娇 1 ; 成广雷 2 ; 赵久然 2 ; 刘春阁 2 ; 王晓光 2 ; 高春双 3 ; 赵静峰 4 ;
作者机构: 1.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3.内蒙古林西县农业局
4.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农业站
关键词: 玉米;种子贮藏;种子活力;种子生理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42-45
摘要: 以5个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种子含水量11%、贮藏温度25℃的适贮条件,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比较供试材料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玉米种子在适贮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贮藏一年后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活力指数下降幅度较大,活力指数可作为反映种子劣变及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生理特性的决定因素,参试材料京科968种子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均变化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耐贮性。
- 相关文献
[1]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 成广雷,张海娇,赵久然,刘春阁,王元东,王晓光,王荣焕,陈传永,徐田军. 2015
[2]不同成熟度京科968种子活力与种子物理化学特性的关系研究. 顾日良,王永强,杨丽维,成广雷,王建华. 2017
[3]基于激光散斑检测玉米种子活力方法的研究. 王佩斯,毕昆. 2011
[4]水萝卜种子76℃干热处理降低种子活力. 孟淑春,孔祥辉. 1999
[5]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孝凡,王成,宋鹏,赵燕,徐子森,张晗. 2019
[6]种子处理对西瓜苗期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 宋顺华,徐秀兰,吴萍,孟淑春,耿丽华. 2017
[7]基于机器视觉的白菜种子精选方法研究. 张晗,王成,董宏图,吴旭东,闫宁,宋鹏,罗斌. 2021
[8]狼尾草的种子特性与扩散风险分析. 卢清,王庆海,武菊英,李建洪. 2007
[9]吸湿-回干处理对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的生理效应. 刘岩,陈杭,郑光华. 1991
[10]甜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卢柏山,史亚兴,徐丽,樊艳丽,律宝春,云晓敏,牛茜. 2016
[11]76℃干热处理对萝卜种子活力的影响. 孟淑春,孔祥辉. 1999
[12]胡萝卜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的贮藏及贮藏中种子活力变化. 刘凡,曹鸣庆,李修庆. 1991
[13]不同糯玉米品种种子发芽率及活力比较研究. 卢柏山,史亚兴,王辉,律宝春,郭慧杰. 2008
[14]不同收获期糯玉米杂交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卢柏山,史亚兴,徐丽,樊艳丽,律宝春,云晓敏,牛茜. 2015
[15]干热处理对心理美萝卜种子活力的影响. 孟淑春,孔祥辉. 1999
[16]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认识与思考*. 赵久然,孙世贤. 2007
[17]法布里干涉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测定大豆、玉米主要成分. 王冬,闵顺耕,朱业伟. 2012
[18]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久然,杨国航,王凤格. 2007
[19]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 王光耀,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 1999
[20]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密度条件下株型改良对春玉米根-冠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耀;程前;徐田军;刘正;王荣焕;赵久然;陆大雷;李从锋
关键词:春玉米;种植密度;株型改良;根系特性;冠层结构
-
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热性的差异比较
作者:徐田军;吕天放;李自豪;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关键词:高温;玉米;亲本自交系;耐热性
-
作物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作者:王瑶;王荣焕;冯铃洋;张璐;赵琦;王家乐;赵久然
关键词: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复合种植;种质创制
-
糯玉米子粒硬度与淀粉合成相关酶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史亚兴;董会;刘辉;徐丽;樊艳丽;俞嫒年;史亚民;卢柏山;赵久然
关键词:糯玉米;淀粉积累;子粒含水量;硬度
-
2023年NK815制种高产技术模型分析-探规模化高质、高产、高效玉米制种新径
作者:冯培煜;宋瑞连;闫海鹏;邢春景;周峰;王晓光;史桂清
关键词:玉米;NK815;制种;高质;高产;高效;育种目标
-
用于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的最优核心SNP位点集的研发
作者:田红丽;杨扬;范亚明;易红梅;王蕊;金石桥;晋芳;张云龙;刘亚维;王凤格;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SNP位点集;高鉴别力
-
基于不同玉米生态区主推品种探讨宜粒收关键种质构建方向
作者:付修义;张华生;赵久然;陈传永;陈琛;吴珊珊;张雪原;张春原;王元东
关键词:玉米;宜机械粒收;种质;新品种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