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红梅 1 ; 许文静 2 ; 陈华涛 2 ; 刘晓庆 2 ; 张智民 2 ; 崔晓艳 2 ; 袁星星 2 ; 顾和平 2 ; 陈新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豇豆;花青素;营养成分;变化特性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080-10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花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荚的苏豇1419、紫荚的苏紫41、青荚的苏青29和绿白荚的苏豇3号为材料,测定分析其不同发育时期嫩荚及商品荚的花青素、矿物质(钙、镁和铁)及常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纤维素、维生素C、淀粉、干物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苏紫41商品荚的花青素含量为330.48 nmol/gFW,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不同荚色品种(P<0.01);苏豇1419的钙含量最高(1295.75 mg/kgDW),显著高于苏豇3号和苏紫41(P<0.05);4个不同荚色豇豆品种均有各自突出的常规营养成分。在豆荚发育过程中,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花青素含量(3.92~30.98nmol/gFW)均有明显变化,但变化范围明显小于苏紫41(花青素含量为174.33~644.52 nmol/gFW);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紫4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苏青29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青29和苏豇3号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苏紫41呈上升—下降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前期荚(长30 cm)、后期荚(长40 cm)和前期荚(长30 cm),苏紫4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后期荚(长50 cm);4个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豆荚的纤维素含量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不同荚色品种豇豆的花青素含量与营养成分含量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关系。【结论】紫荚的苏紫41花青素含量最高,青荚的苏青29纤维素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白荚的苏豇1419钙和脂肪含量较高,绿白荚的苏豇3号营养成分含量一般,这些特征可供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参考利用。
- 相关文献
[1]金雀异黄素和环鸟苷酸调控葡萄果实花青素积累. 朱云娜,王中华,汪良驹. 2009
[2]Ipomoea trifida花青素合成酶基因ANS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ZHANG An,张安,CAO Qing-he,曹清河,ZHOU Zhi-lin,周志林,ZHAO Dong-lan. 2013
[3]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黄晓峰,杨海峰,王征业. 2008
[4]豇豆品种的耐盐性鉴定与筛选研究. 祖艳侠,梅燚,郭军,吴永成,郑佳秋. 2014
[5]豇豆新品种连豇2号的选育. 杨海峰,潘美红,惠林冲,张新圣,薛萍,缪美华,陈振泰. 2017
[6]豇豆新品种盐豇1号的品种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祖艳侠,郭军,梅燚,吴永成,郑佳秋,王薇薇. 2015
[7]豇豆品种盐城春季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祖艳侠,梅燚,吴永成,郑佳秋,郭军. 2015
[8]盐胁迫对豇豆幼苗离子分布的影响. 王薇薇,祖艳侠,吴永成,郑佳秋,刘云芬,梅燚,郭军. 2019
[9]荷兰豆/乌塌菜—豇豆—青花菜高效种植模式. 袁春新,黄耀如,陆银,姜永平,王建华. 2012
[10]常熟市碧溪新区豇豆病害调查及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薛晨晨,陆燕,陈新,顾和平,陈华涛,夏维芳,缪进. 2018
[11]豇豆新品种‘苏紫豇2号’的选育. 张红梅,刘晓庆,陈华涛,袁星星,崔晓艳,陈新. 2019
[12]豇豆耐盐种质资源鉴定. 张红梅,许文静,陈华涛,陈景斌,刘晓庆,杨守萍,陈新. 2021
[13]适合江苏省栽培的豇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新,江河,顾和平,易金鑫,张红梅. 2009
[14]豇豆新品种‘苏豇3号’的选育. 张红梅,陈华涛,刘晓庆,袁星星,崔晓艳,陈新. 2015
[15]2022-2023年江苏省豇豆区域筛选试验(盐城点). 祖艳侠,冯汝超,郑佳秋,刘哲,沈峰,张丽娜,王薇薇,吴永成,梅燚. 2024
[16]豇豆新品种早豇5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袁星星,顾和平,陈新,陈华涛,张红梅,崔晓艳. 2013
[17]油青荚豇豆新品种苏青豇1号的选育. 张红梅,陈华涛,刘晓庆,崔晓艳,袁星星,陈新. 2019
[18]豇豆新品种早豇4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新,袁星星,陈华涛,张红梅,崔晓艳,顾和平. 2010
[19]豇豆新品种“苏豇5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袁星星,张红梅,崔晓艳,陈华涛,陈新,刘晓庆,顾和平. 2015
[20]青菜心/荷兰豆—豇豆/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刘春菊,刘春泉,李大婧,吴海虹,朱丹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的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
作者:袁宇婷;张晓燕;吴谷丰;黄璐;袁星星;陈新;刘晓勇;薛晨晨
关键词:大豆;耐盐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江苏省
-
绿豆腐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及抗病资源筛选
作者:闫强;刘欢;王瑞敏;薛冬;周琰琰;郑豫;武婷;任亚举;陈雨婷;刘欣悦;袁星星;陈新
关键词:绿豆;群结腐霉;根腐病;抗性评价;抗病资源
-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绿豆干旱胁迫识别模型
作者:蒋东山;刘金洋;张浩淼;李士丛;罗仔秋;余骥远;李洁;陈新;袁星星;高尚兵
关键词:绿豆;干旱胁迫;卷积神经网络;转换器;图像识别;叶绿素荧光图像
-
细胞学结合转录组分析发掘绿豆花瓣开放及衰老关键基因
作者:林云;周琰琰;刘金洋;闫强;陈景斌;吴然然;薛晨晨;陈新;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花瓣;转录组;衰老;细胞学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Ve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苏夏18的选育
作者:黄璐;张晓燕;王书维;袁星星;陈新;王润东;薛晨晨
关键词:苏夏18;大豆;选育;高产;早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