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捕捞对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作志 1 ; 邱永松 1 ; 贾晓平 1 ; 钟智辉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北部湾;Ecosim动态模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捕捞的生态系统效应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8 年 19 卷 07 期

页码: 1604-16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59-1960年的Ecosim模型,包含渔业、海洋哺乳动物、海鸟、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等20个功能组,通过与1997-1999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捕捞活动对北部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来在捕捞强度不断增加的压力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长寿命、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类生物量下降明显,系统以短寿命、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占优势.1999年的大中型鱼类的生物量仅为1960年的6%,而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则明显上升,尤其是头足类生物量上升了2.7倍,渔获物的营养级则从1960年的3.2降低到1999年的2.98,体现了"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的特点,目前的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利用20世纪90年代数据预测了降低捕捞压力后生态系统的变化.本研究证实了可以使用Ecosim模型预测捕捞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捕捞和环境变化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林群,王俊,袁伟,范振华,金显仕. 2016

[2]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死亡和最佳开捕规格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3]中国南海北部北部湾水母类调查及三新种记述(刺胞动物门)(英文). 杜飞雁,许振祖,黄加祺,郭东晖. 2012

[4]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综述. 潘澎,罗家聪,胡译匀. 2016

[5]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6]北部湾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林昭进,孙典荣,黄硕琳. 2011

[7]北部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高东阳,李纯厚,刘广锋,张汉华. 2001

[8]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刘胜男,孙典荣,刘岩,杨长平,单斌斌,周文礼. 2019

[9]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法估算北部湾二长棘鲷种群参数.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孙典荣,王跃中. 2020

[10]北部湾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分析. 王言丰,余景,陈丕茂,于杰,刘祝楠. 2019

[11]基于底拖网调查数据的渔业资源质量状况评价体系构建-以北部湾为例. 粟丽,陈作志,张魁,许友伟,邱永松. 2021

[12]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评估北部湾大头白姑鱼资源状况. 王淼娣,王雪辉,孙典荣,王跃中,陈新军,杜飞雁,邱永松. 2021

[13]北部湾长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估计. 孙典荣,邱永松. 2004

[14]El Nio/La Nia影响下北部湾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 廖秀丽,杜飞雁,李纯厚. 2011

[15]北部湾多齿蛇鲻摄食习性及随生长发育的变化. 颜云榕,王田田,侯刚,卢伙胜,金显仕. 2010

[16]自然环境变动对北部湾渔业资源的影响. 李寇军,邱永松,王跃中. 2007

[17]中越北部湾捕捞力量变化问题研究. 潘澎,李纯厚,罗家聪,胡译匀. 2016

[18]北部湾中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张公俊,杨长平,孙典荣,刘岩,单斌斌,赵雨,周文礼. 2021

[19]北部湾鱼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林昭进,孙典荣,黄硕琳. 2010

[20]北部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乔延龙,陈作志,林昭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