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茂前 1 ; 程子珍 1 ; 刘冬碧 1 ; 周继文 2 ; 孔祥琼 2 ; 张祥城 2 ; 李永鹏 3 ; Robert Meakin 4 ; 范晓晖 4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2.兴山县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站/兴山县农业环境保护站

3.兴山县古夫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4.Crop Nutrients

关键词: 杂卤石;黄壤;紫色土;小麦;产量;养分吸收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0 年 016 期

页码: 34-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全生育期温室盆栽试验方法,以氯化钾处理为对照,研究了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的效果.结果 表明,在2种土壤上小麦施用杂卤石均显著增产,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子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8.7%和46.6%,主要是由于杂卤石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数,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有效穗数分别比对照高31.2%和37.5%.在黄壤上,杂卤石处理的小麦,其钙和镁吸收量与对照基本持平,硫吸收量比对照增加44.6%;在紫色土上,施用杂卤石显著提高了小麦对钙、镁和硫的吸收量,提高幅度分别为7.7%、25.0%和81.8%,杂卤石在紫色土小麦上的施用效果比黄壤好,与紫色土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硫的含量均较低有关.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刘威,王晓雨,朱德雄,詹鹏,李培根,戴志刚,鲁剑巍,耿明建. 2017

[2]湖北省小麦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邹娟,李想成,张子豪,汤颢军,王鹏,严双义,张宇庆,高春保. 2020

[3]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彭成林,佀国涵,赵书军,袁家富,吕洪九,徐祥玉,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 2023

[4]乙氧氟草醚EC对大蒜田杂草、养分和大蒜产量的影响. 李金泉,宋志红,朱文达. 2010

[5]钾肥种类对子莲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俊,唐记平,杨良波,刘冬碧,张志毅,郑兴汶,揭志辉,邹东旺,徐金星,程子珍,倪承凡,朱丹丹. 2023

[6]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黎,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乔月. 2024

[7]莲藕氮磷钾锌肥配合施用效应研究. 熊桂云,刘冬碧,陈防,张继铭,范先鹏. 2009

[8]氮磷钾不同配比及有机肥对莲藕生长的影响. 刘冬碧,熊桂云,陈防,张继铭,范先鹏. 2008

[9]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上莲藕施肥效应研究. 刘冬碧,熊桂云,陈防,张继铭,范先鹏,杨利,余延丰. 2008

[10]紫色土区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东海,乔艳,李晓,李双来,张智,李菲,胡诚. 2022

[11]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12]三种肥料运筹模式对湖北西部坡耕地机条播小麦生产的影响. 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陈泠,邹娟,张宇庆,杨勇,高春保. 2021

[13]种植密度对渭北旱作区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贾丽娜,张俊丽,卢超,高红兵,刘滔,王昀,薛菁. 2019

[14]生物有机硒对小麦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 黄思思,余侃,饶登峰,龙小玲,蔡端午,刘金龙,郑威,程水源. 2020

[15]小麦与紫茎泽兰竞争效应研究. 曹坳程,李林,郭美霞,欧阳灿彬,颜冬冬. 2013

[16]小麦新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佟汉文,黄荣华,刘易科,朱展望,张宇庆,秦金成,付汉红,高春保. 2008

[17]江汉平原气候条件下小麦适宜播量研究. 张子豪,李想成,吴昊天,付鹏浩,高春保,张运波,邹娟. 2023

[18]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熊又升,袁家富,郝福新,阮际洲,赵书军,王朝辉. 2009

[19]不同化肥减施模式对稻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与产量的影响. 周剑雄,刘威,邹娟,张春华,郭卫红,武立举,张随成,熊又升,杨立军. 2022

[20]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沈永龙,高春宝,刘章勇,方正武.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