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越光”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以句容市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伟忠 1 ; 张建英 1 ; 赵亚夫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

关键词: 水稻;越光;有机栽培模式;稻鸭萍共作;效益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8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122-123+125

摘要: 介绍了有机水稻种植的两种模式。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有机稻鸭萍共作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较水稻常规种植模式提高30.26%;其次为有机水稻单作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提高了27.48%。

  • 相关文献

[1]稻鸭萍共作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能特征分析. 甄若宏,王强盛,周建涛,郑建初,何加骏,卞新民. 2009

[2]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3]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景德道,周为华,钱华飞,林添资,余波,龚红兵,周义文,李闯,曾生元. 2014

[4]优质高产抗条纹叶枯病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的效益评估. 商中水,顾双平,孙明法,陈琥,陆耘,周汝芹. 2006

[5]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水稻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6]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锦滨,王晓云,孟圆,孙玉香,马洪波. 2021

[7]稻鸭萍共作生产绿色大米技术. 吴竞仑,刘丽萍,孔双木,孙育芳. 2004

[8]微贮稻草与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山羊的效果对比. 刘泉,鲁群,花卫华,刘照亭. 2015

[9]种养结合养猪新模式的研究. 王占伟,刘茂军,冯志新,华利忠,谢吉先,邵国青. 2013

[10]提高土地资产运作与管理的科学性. 董建平. 2009

[11]一种日光温室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 李荣花,杨海峰,徐兴权. 2012

[12]江苏沿海地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效果. 徐文华,王瑞明,周汝芹,宋贤利,王凤良. 2004

[13]江苏省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Ⅱ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体系的实施效果. 仲维功,夏伍孝,陈志德,杨杰,朱述钧,陈敏,常志洲,严少华,唐明珍,巫建华,倪玉峰,郭永生,杜永林. 2003

[14]密度对苏玉糯2号鲜穗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胡加如,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黄小兰,石明亮,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 2010

[15]棉田种植荷仁豆的效益及技术. 王学军,汪凯华,庞邦传,马镜娣,徐建华,邹晓琳,陈平. 2001

[16]不同收获目标西星白糯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赫明涛,王军,张明. 2008

[17]盐城市不同稻作方式产量水平和效益比较. 刘洪进,徐红,杨力,金鑫,任仲玲. 2014

[18]新白花桃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黄海,杨修林. 2002

[19]江苏沿江地区大棚保护地夏季利用模式的效益及其评价.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 2010

[20]种植密度对糯玉米津鲜糯10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孙扣忠,赫明涛,潘秀华,王军,吉荣龙,张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