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符冬妹 1 ; 陈汉清 2 ; 郭素霞 3 ; 王婷婷 4 ; 曾会才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4.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关键词: 香蕉枯萎镰刀菌;离体叶片;致病性测定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2 期
页码: 408-4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致病性变异突变体库是研究香蕉枯萎镰刀菌致病机理的有效方法,此方法需要对大量突变体进行致病性测定,经典的根部接种测定方法耗时长达40 d,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致病性测定方法是高效建立香蕉枯萎病菌致病性变异突变体库的关键。本研究以香蕉巴西蕉和粉蕉叶片为材料,采用香蕉离体叶片分别接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4号小种、致病性丧失突变体、致病性严重减弱突变体,分别置于20℃、25℃、30℃、35℃、37℃条件下进行保湿培养3 d、5 d、7 d,观察发病情况,测定病斑大小。并通过根部接种法对离体叶片接种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测定法和根部接种法测定的结果一致,最佳致病温度30℃。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香蕉枯萎病突变体致病性测定方法(离体叶片接种法)。运用该法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准确、可靠、快速和简便测出香蕉枯萎病菌致病性,大大提高了突变体致病性测定筛选的效率。
- 相关文献
[1]香蕉枯萎镰刀菌的核糖体DNA-ITS区段序列分析. 王文华,曾会才. 2007
[2]一株拮抗香蕉枯萎镰刀菌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鉴定. 李载渊,廖东奇,陈汉清,曾会才. 2010
[3]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T-DNA插入突变体Focr4-1453表型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袁贵祥,曾涛,郭素霞,陈汉清,曾会才. 2014
[4]油棕病害调查及叶部病害的病原真菌初步鉴定. 郑丽,沈会芳,李静,何时雨,曾宪海,冯朝阳,覃新导,谢昌平. 2014
[5]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性突变体△Focr4-1422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海洋,曾涛,陈汉清,郭刚,曾会才. 2012
[6]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贺,秦斌华,胡高旗,漆艳香,刘晓妹,杨石有,蒲金基. 2018
[7]香草兰根(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 2015
[8]剑麻离体叶片接种剑麻茎腐病菌方法的研究. 赵艳龙,何衍彪,詹儒林. 2005
[9]杧果种质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漆艳香,张贺,蒲金基,谢艺贤,陆英,喻群芳,张辉强,张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及同源多倍体诱导
作者:程志号;李孟玲;孙长君;郭素霞;曾学蔚;徐兵强;吴琼
关键词:黄皮;核型分析;同源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
-
巴西蕉和超级矮蕉中MaGA2ox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杨医境;程志号;郭素霞;孙长君;王贤智;吴琼
关键词:香蕉;GA2ox1;系统进化树;亚细胞定位;表达模式分析
-
16个矮蕉品种(系)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作者:孙长君;郭素霞;程志号;曾学慰;吴琼
关键词:矮蕉品种(系);组织培养;植物生长调节剂;体系优化
-
两份海南地方木豆资源的核型分析
作者:程志号;孙长君;郭素霞;曾学蔚;严琳玲;吴琼
关键词:木豆;资源;核型分析;随体;对称性
-
外源植物激素对小果野蕉和野蕉种子萌发率及胚活力的影响
作者:孙长君;程志号;郭素霞;曾学蔚;谭再欢;吴琼
关键词:香蕉种子;外源植物激素;成熟度;萌发率;胚活力
-
不同前处理对高温储存毛酸浆陈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孙长君;龙雪雁;程志号;郭素霞;王贤智;吴琼
关键词:毛酸浆;前处理;种子萌发
-
不同乙烯处理对4种香蕉果实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
作者:郭素霞;孙佩光;程志号;孙长君;郭刚;谭再欢;吴琼
关键词:乙烯;香蕉;果实品质;淀粉;可溶性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