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水稻褐飞虱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晨 1 ; 朱阿秀 1 ; 胡婕 1 ; 吴佳文 1 ; 牟文雅 2 ; 于居龙 3 ; 戴莹 1 ; 朱先敏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2.沭阳县植物保护站

3.镇江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杀虫剂;抗性倍数

期刊名称: 世界农药

ISSN: 1009-6485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10 期

页码: 47-50,55

摘要: 褐飞虱是江苏省水稻上的重要害虫.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 2012 年以来江苏省水稻褐飞虱对9 种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吡蚜酮、毒死蜱、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和三氟吡嘧啶等 9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吡虫啉、噻虫嗪和噻嗪酮的抗药性水平极高,对三氟吡嘧啶的抗性水平最低,提出强化抗药性水平监测,加强虫情监测预警,开发研究新药剂,提升科学用药水平等综合治理措施.

  • 相关文献

[1]几类杀虫剂对灰飞虱的相对毒力及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现状. 王利华,方继朝,刘宝生. 2008

[2]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差异及机制研究. 许小龙,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 2012

[3]杀虫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有效利用率分析. 顾中言,徐广春,徐德进. 2018

[4]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张存政,黄丰. 2002

[5]杀虫剂18种单剂和10种复配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活性差异.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石伟山,范鹏. 2009

[6]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初报. 潘以楼,刘福海,徐志平,丁蓝蓝,倪寿坤,杨敬辉,朱桂梅. 2000

[7]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群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杨敬辉,许媛,肖婷,褚姝频,芮东明,姚克兵. 2021

[8]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石志琦,周明国,叶钟音,史建荣,陈怀谷,王裕中. 2000

[9]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李伟,李伟,周益军,陈怀谷. 2007

[10]三种新型仿生性化合物对褐飞虱、蚜虫的生物活性. 刘宝生,方继朝,郭慧芳,钟万芳,王节萍. 2005

[11]褐飞虱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s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徐鹿,韩召军,李永丰,顾中言. 2016

[12]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丁宗泽,陈茂林,李沛元,蔡立正,程遐年,陈若篪. 1988

[13]醚菊酯与吡蚜酮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控制效果.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邱晓红,何东兵,姚克兵. 2013

[14]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杨红福,陈爱大,曲朝喜. 2008

[15]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16]烯啶虫胺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及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邢平,顾中言. 2011

[17]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 束兆林,吉沐祥,缪康,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 2009

[18]氟·异WP对水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朱根华,穆兰芳,朱福官,陆长缨,曹卫菊,丁海红. 2007

[19]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控制效果. 束兆林,孙庭东,张芳,缪康,赵来成. 2010

[20]氟硅菊酯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束兆林,张芳,庄义庆,缪康,赵来成,吉沐祥,方继朝,刘宝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