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洁 1 ; 汤蒙蒙 1 ; 夏明聪 1 ; 林琪童 2 ; 孙润红 1 ; 杨艳艳 1 ; 杨丽荣 1 ; 李洪连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作物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

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枯草芽胞杆菌;申嗪霉素;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8 年 34 卷 006 期

页码: 866-8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生产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并评价该复配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当申嗪霉素浓度低于500 μg/mL时,对YB-05的菌落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菌液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照19∶1(vt/vt)复配生物制剂20 mL/kg拌种处理发病最轻,均超过了高剂量的单剂处理(枯草芽胞杆菌YB-05 30 mL/kg拌种处理和1%申嗪霉素2 mL/kg拌种处理)和4.8%适麦丹水悬浮剂2 mL/kg拌种处理,并且具有一定的促生和增产作用.其中,复配制剂室内防治效果为69.8%,在两次的田间调查中防治效果分别为57.8%和45.7%.由此可见,枯草芽胞杆菌与申嗪霉素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 相关文献

[1]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赵利民,冯超红,蒋向,王俊美,徐飞,宋玉立. 2022

[2]2013-2016年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特点. 宋玉立,周益林,张昊,王俊美,李亚红,韩自行. 2016

[3]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李亚红,刘露露,韩自行,石瑞杰,万鑫茹,徐飞,宋玉立. 2024

[4]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 潘娅梅,夏明聪,陈瑞雪,张洁,孙润红,徐文,杨丽荣. 2021

[5]特基拉芽胞杆菌YB-1145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生防效果评价. 刘青祥,徐文,董迁迁,夏明聪,张洁,孙润红,武超,吴坤,杨丽荣. 2024

[6]枯草芽胞杆菌YB-05对小麦全蚀病菌胞内酶活的影响. 孙润红,徐俊蕾,杨丽荣,张洁,夏明聪,武超,薛保国,吴坤. 2018

[7]粉红螺旋聚孢霉NF-06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张洁,郭雪萍,夏明聪,孙润红,武超,刘红彦,杨丽荣,张猛. 2020

[8]低剂量棉隆熏蒸联合生物菌肥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应用效果. 张洁,夏明聪,刘红彦,张猛,米国权,杨丽荣. 2019

[9]菊花蚜虫主要种类及综合防治. 许兰杰,余永亮,谭政委,杨红旗,董薇,李磊,刘新梅,梁慧珍. 2019

[10]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夏明聪,邓晓旭,齐红志,谢夏,徐文,张洁,孙润红,潘娅梅,武超,杨丽荣. 2021

[11]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生防假单胞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千慧敏,文艺,赵辉,倪云霞,刘新涛,邱睿,李小杰,赵新贝,李淑君,刘红彦. 2019

[12]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TD-7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防治效果. 赵新贝,王娟,上官妮妮,刘红彦,马青. 2019

[13]绿光光照强度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乔利,张天海,周国涛,耿书宝,蒋月丽,潘鹏亮,雷振山. 2023

[14]烟草黑胫病生防细菌的鉴定和防效测定. 张蒙蒙,梁俊阳,王清福,都亚飞,张洁,刘前进,彭建斐,付博. 2022

[15]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YB-1503菌株鉴定及作用机理研究. 付艳艳,张洁,朱文倩,夏明聪,孙润红,徐文,郎剑锋,潘娅梅,武超,杨丽荣,吴艳兵,李东梅. 2023

[16]伪钝绥螨对北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研究. 张乃鑫,孔建. 1990

[17]丹参根腐病菌拮抗菌株贝莱斯芽胞杆菌Bv1-4的筛选及盆栽防效. 王飞,杨瑾,李绍建,李雪梦,文艺,赵莹,秦艳红,高素霞,刘玉霞,鲁传涛. 2023

[18]芝麻枯萎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效研究. 常淑娴,马琴,曲文文,张海洋,苗红梅,段迎辉. 2022

[19]茄子黄萎病拮抗生防木霉菌的筛选. 唐琳,赵辉. 2011

[20]生防菌株YB-81的鉴定及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 全鑫,薛保国,杨丽荣,孙虎,闫海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