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巧芹 1 ; 刘玉 2 ; 胡永翔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2.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整治;农用地;粮食单产;高标准农田建设;贡献率测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08 期
页码: 557-5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但高标准农田建设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粮食单产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土地整治对粮食单产贡献率测度的研究进展,分析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今后的创新研究方向。在国家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立足国内基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分析农田地块及外部环境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发展地块尺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测度模型,识别影响粮食单产的主导因素,探索政府管控和利益补偿相结合的贡献率提升机制,既是推进土地整治效益与绩效评价方法创新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利用管理提供科技决策的需要。
- 相关文献
[1]新形势下全国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探讨. 唐秀美,陈百明,张蕾娜,谷晓坤. 2011
[2]农用地等级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 陈柏松,游娟,潘瑜春,王纪华. 2009
[3]基于农用地作物磷养分需求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消纳区域空间划分. 阎波杰,潘瑜春. 2015
[4]农用地利用效益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殷子妍,陈文焘,刘玉,姚兰. 2024
[5]1980—2012年河南省县域粮食单产时空分异及增产潜力研究. 刘玉,郜允兵,高秉博,任艳敏. 2014
[6]京津冀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作物结构分析. 刘玉,蒙达,周艳兵,高秉博. 2014
[7]基于LMDI的粮食生产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刘玉,潘瑜春,任旭红,唐秀美. 2014
[8]基于LMDI模型的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及作物构成分解研究. 刘玉,高秉博,潘瑜春,郜允兵. 2014
[9]基于双重自组织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时空配置研究. 任艳敏,徐亚辉,刘玉,唐秀美,王学东. 2017
[10]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与路径分析. 唐秀美,潘瑜春,刘玉,管宁,魏永. 2016
[11]基于德劳内三角化和二分查找法的土地自动分配方法. 梁其洋,吴保国,赵春江,潘瑜春,胡萌,郝星耀. 2018
[12]线性工程切割耕地的权属调整方法及系统实现——以保阜高速顺平段沿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唐秀美,郝星耀,潘瑜春,刘玉,任艳敏. 2015
[13]中国线性工程沿线区域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玉,吴丹,潘瑜春,唐秀美,任艳敏. 2014
[14]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唐秀美,任艳敏,潘瑜春. 2015
[15]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唐秀美,潘瑜春,刘玉,童秋英,邓胜华,胡月明,郑艳东,郝星耀. 2018
[16]海南省热带台地生态化土地整治分区与工程设计. 唐秀美,潘瑜春,郝星耀,刘玉,任艳敏. 2016
[17]台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策略研究. 任艳敏,李淑华,胡兆云,刘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2年克鲁伦河流域草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数据集
作者:李淑华;李晓岚;刘玉;高秉博;SUKHBAATAR Chinzorig;冯爱萍;李存军;任艳敏
关键词:克鲁伦河流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空间聚类;STICC聚类
-
基于Sentinel-2时序数据的广东省英德市茶园分类研究
作者:陈盼盼;任艳敏;赵春江;李存军;刘玉
关键词:茶园;Sentinel-2;时序特征;机器学习;分类
-
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多目标识别方法
作者:管祥楠;董士伟;刘玉;张欣欣;潘瑜春;卢闯
关键词:重金属;空间分析;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PCA);地块尺度
-
基于TOPSIS和耦合协调度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遴选
作者:卢闯;赵明;刘玉;任艳敏;姚兰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迫切性评价;耦合协调度;选址
-
农用地利用效益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殷子妍;陈文焘;刘玉;姚兰
关键词:农用地;利用效益;内涵;分类;演化;评价
-
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
作者:孟凤;朱庆伟;董士伟;刘玉;张欣欣;潘瑜春
关键词:耕地信息提取;多季相;遥感影像;分形特征;毯子覆盖法;Landsat 8 OLI
-
大都市郊区乡村多功能分类、演化趋势与研究展望
作者:唐林楠;杨茂伟;刘玉;周鹏娜
关键词:大都市郊区;城乡主体需求;乡村多功能;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