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小麦种子发芽率测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银 1 ; 颜伟 1 ; 杨欣 1 ; 张仙义 1 ; 周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小麦;发芽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12 期

页码: 111-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534份发芽率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种子为样品,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其发芽率的无损测定校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留一法交叉验证、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经一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对7 502.3~4 246.8 cm-1波段范围所建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校正集决定系数R2为0.914 4,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E)为7.38,平均绝对误差为5.925%;验证集决定系数R2为0.904 4,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P)为7.91,平均绝对误差为6.467%。近红外光谱与种子发芽率具有较高相关性,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具有可行性。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钱新民,王伟中,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吴雪芬. 2017

[2]硝普钠浸种对低温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戴知宁,陈明堂,刘颖,吴纪中. 2018

[3]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耐盐性评价. 邢锦城,陈超,董静,刘冲,朱小梅,洪立洲. 2017

[4]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 朱银,颜伟,杨欣,许大光,张仙义,周莉. 2014

[5]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水蜜桃产地溯源. 孙晓明,陈小龙,余向阳,卞立平,孙爱东. 2020

[6]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结合特征波长筛选识别小麦赤霉病瘪粒. 沈广辉,曹瑶瑶,刘馨,徐剑宏,史建荣,LEE Yin-won. 2021

[7]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小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 张平平,张瑜,唐果,姚金保,马鸿翔. 2017

[8]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识别紫斑和霉变大豆的方法. 李凯楠,沈广辉,叶文武,郑小波,王源超. 2022

[9]果蔬分拣设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柳军,孔杰,皮杰,周成钢. 2024

[10]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检测面粉中曲酸的方法建立. 赵昕,张任,王伟,李春阳. 2018

[11]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绿豆淀粉和蛋白质无损快速检测. 黄璐,王富豪,郭鲁平,张晓燕,袁星星,薛晨晨,陈新. 2022

[12]水稻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初探(英文). 华国栋,李冠喜,成英,陈迪娟,孟德龙,王多明. 2015

[13]EMS处理对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何林池,王康,魏小云,邢建美. 2013

[14]一起水稻种衣剂药害的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顾双平,蔡立旺,姚立生. 2014

[15]温度和水分联合作用对‘连粳7号’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华国栋,李冠喜,孟德龙,王多明. 2014

[16]碱蓬种子解除休眠及促进萌发研究. 王茂文,周春霖,洪立洲. 2005

[17]储存方式和包装材料对紫苏种子发芽的影响. 姚悦梅,王建华. 2008

[18]提高草莓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2

[19]NaCl胁迫对3个高羊茅品种发芽的影响. 郑安俭,叶晓青,梅新彭. 2008

[20]三七景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姜红卫,娄晓鸣,吕文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