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继芳 1 ; 王永芳 1 ; 白辉 1 ; 张梦雅 1 ; 刘佳 1 ; 李志勇 1 ; 董志平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特色杂粮遗传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防控;产量损失

期刊名称: 园艺与种苗

ISSN: 2095-0896

年卷期: 2025 年 45 卷 002 期

页码: 86-90

摘要: [目的]初步明确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效果及产量损失。[方法]首先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筛选有效药剂浓度,之后使用人工接种+自然感病的方法检测田间实际防效并进行小区测产。[结果]室内抑菌试验得到7种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药剂,使用这7种药剂最低有效浓度进行田间喷雾后,各药剂处理区叶瘟病情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按推荐剂量使用中等偏大浓度后,各处理区叶瘟病情指数均与对照呈现极显著差异,各药剂间差异不显著,但对谷锈病的控制效果差异明显,其中苯甲·嘧菌酯、丙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对谷锈病防效较好,喷雾3次后理论产量较对照增产18.04%~35.57%。[结论]苯甲·嘧菌酯、丙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适用于叶瘟、谷锈病混合发生区,具有较好的防控及增产效果。

  • 相关文献

[1]谷子主要生产品种抗瘟性鉴定. 董立,全建章,陆平,马继芳,白辉,董志平,李志勇. 2015

[2]冀中平原甜高梁成株期蚜虫危害情况调查. 董立,马继芳,宋银芳,杜瑞恒,甘耀进,董志平. 2009

[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文丽萍. 2009

[4]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文丽萍. 2009

[5]黑麦秆蝇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研究. 王永芳,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0

[6]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6

[7]苗期食叶害虫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评估. 王永芳,刘磊,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1

[8]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5

[9]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6

[10]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 路银贵,邓风,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增芬. 2007

[11]玉米感染弯孢菌叶斑病后叶片的光谱特征及产量损失.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12]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研究.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瑛,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1993

[13]亚洲玉米螟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程登发. 2007

[14]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测定.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英,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1993

[15]一种玉米灭茬清垄免耕播种机对二点委夜蛾的控害效果评价. 王永芳,李智慧,籍俊杰,董志平,马继芳. 2019

[16]小麦生产中呕吐毒素的危害和防控. 李运朝,姜冬梅,王蒙,李洪涛. 2020

[17]我国畜禽养殖业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治理防控. 徐万强,孙世友,茹淑华,刘蕾,贾妍,王凌,张国印,赵欧亚. 2020

[18]黑麦秆蝇在冀中南小麦-玉米连作田的防控技术. 马继芳,李志勇,刘佳,刘磊,王永芳,董志平. 2022

[19]二点委夜蛾的形态、为害及防控. 李立涛,马继芳,董立,许佑辉,柴同海,董金皋,姜京宇,董志平. 2011

[20]河北省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张海剑,马红霞.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