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永芳 1 ; 董志平 1 ; 陈立涛 1 ; 王孟泉 1 ; 刘佳 1 ; 齐永志 1 ; 勾建军 1 ; 李秀芹 1 ; 崔彦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特色杂粮遗传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馆陶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平乡县植保植检站;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

关键词: 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小麦茎基腐病;病菌侵染;周年发生规律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2 期

页码: 27-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18-2022年利用我国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假禾谷镰刀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利用室内分层接种技术,明确了小麦播种层及以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麦胚芽、地中茎、根茎结合处、芽鞘或叶鞘,但不侵染根系,病菌在种子5 cm以下不侵染小麦,为深翻有效压低菌源基数提供了依据.采用田间接种发现,苗期感病严重的可造成死苗,或分蘖减少;成株期茎秆枯死或白穗,分蘖更易发病,白穗呈零散分布,分散在小麦的不同高度.小麦收获后贴茬播种玉米,麦茬上携带的病菌能在玉米田生态环境中继续繁衍;玉米收获后,病菌随麦茬与玉米秸秆同时粉碎并旋耕,使病菌在田间得到扩散,进而再次侵染下茬小麦.据此揭示了黄淮海小麦秸秆还田、玉米(谷子等夏播作物)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刀菌是当地菌源,经逐年优选和积累成为了优势病原,提出了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茎基腐病绿色防控策略.

  • 相关文献

[1]小麦茎基腐病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的途径研究(研究简报). 王永芳,王烨,+,刘佳,勾建军,崔彦,寇奎军,张立娇,焦素环,陈立涛,吉欣欣,蔡晓玲,任培先,谢剑锋,刘家豪,赵立强,董志平. 2024

[2]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崔海英,李明哲,杨彬海. 2012

[3]浇水时间与浇水次数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陈立涛,李计勋,王永芳,马继芳,董志平. 2019

[4]温度对假禾谷镰刀菌生长、侵染及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纪莉景,栗秋生,王亚娇,吴玉星,李聪聪,孙梦伟,孔令晓. 2020

[5]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种衣剂的筛选及全生育期防控效果. 纪莉景,王亚娇,栗秋生,李聪聪,肖颖,孙梦伟,孔令晓. 2020

[6]咯菌腈和戊唑醇复配对假禾谷镰孢菌丝生长及所致病害的影响. 李聪聪,吴玉星,王亚娇,纪莉景,韩森,孔令晓. 2023

[7]兼抗河北省茎基腐病致病菌小种的小麦种质筛选. 康旭,王晓彤,李国良,张华宁,孟祥照,刘子会,马贞玉,郭秀林,赵敏,段硕楠. 2024

[8]一种新型深松、分层深施肥联合作业机. 王进朝,张西群,温长文. 2010

[9]保护性耕作和植物残体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孙海国,Francis J.Larney. 1997

[10]滨海盐碱地免耕条件下覆盖方式对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冯国艺,张谦,祁虹,王树林,李智峰,王志忠,林永增. 2014

[11]保护性耕作小麦—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能流特点的研究. 孙海国,李卫,任图生,Francis J.Larney,C.Wayne Lindwall. 1995

[12]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于玲玲,郭强,赵贵元. 2017

[13]保护性耕作在河北省的区域适应性. 贾树龙,孟春香,张执欣. 2003

[14]2BMQ-4型玉米清垄免耕施肥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李鑫,籍俊杰,刘江涛,冯晓静. 2018

[15]不同耕作方式对夏播大豆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 李秉华,王贵启,樊翠芹,苏立军,许贤. 2009

[16]秸秆还田对河北省滨海盐碱地理化性质及棉花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Feng Guoyi,冯国艺. 2015

[17]谷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董立,宋银芳,马继芳,郑直,李志勇,刘磊. 2009

[18]河北省两熟制农田小麦保护性耕作实践经验、问题与对策. 李晋生,马吉利,刘玉升. 2006

[19]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王瑞丽,柴佳佳,许方剑,冯指名,李超,于帅,于锦,杨志杰. 2019

[20]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