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田春玉米多熟间套增产增值效应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金庆 1 ; 顾宏辉 1 ; 赵伟明 2 ; 鲁长根 2 ; 陈润兴 3 ; 徐玉华 4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

3.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4.龙游县种子公司

关键词: 间套作;棉花;春玉米;多熟制;高产高效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01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麦 棉两熟基础上 ,通过“改制增熟增值” ,提出了春玉米 棉花为主粮经三熟制 ,它具有比麦 棉两熟显著的增产增值效应 ,此三熟制较适宜于衢州等浙西南地区推广种植。从春玉米 棉花的共生期、密度、播栽期、施肥以及分带技术等进行分析 ,认为衢州地区共生时间不应超过 50d ,间套作棉适宜密度为 3万~ 4 5万株 hm2 ;杭州地区应尽量减少共生时间 ,玉米密度以 3万~ 3 75万株 hm2 为好 ,棉花适宜密度为 5 2 5万株 hm2 ;两地玉米播种期应尽量提早 ;棉花 2次施氮 ,用量 90kg hm2 。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措施

  • 相关文献

[1]旱地多熟制春玉米+棉花间作技术研究. 顾宏辉,朱金庆,陈润兴,徐玉华. 2001

[2]高密度下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浙甜糯615产量的影响.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赵福成,谭禾平,韩海亮,苏婷. 2014

[3]玉米间套作物群体的研究. 朱金庆,徐明时,褚田芬,叶凤鸣. 1992

[4]早熟芋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范浩定,姜丽娜,符建荣. 2006

[5]新垦丘陵旱地快速培肥效果及综合技术措施. 朱金庆,陆龙泉,顾宏辉,徐发明,黄火明. 2002

[6]双孢蘑菇大田中棚地栽高产高效的理论依据(英文). 范雷法,方菊莲,蔡为明,陈军. 1996

[7]旱地多熟间套春玉米持续高产技术研究. 朱金庆,顾宏辉,徐明时,吕周林,张真. 2000

[8]滨海涂地棉田氮磷钾配比的施用研究. 朱乾浩,黄秀国. 1992

[9]棉花生产如何实现结构性调整. 邱新棉. 2000

[10]海涂地棉花花铃肥施用技术研究. 周江华,陈卫军,王炜勇,黄秀国. 2000

[11]泗棉3号在浙江省的表面与高产栽培技术. 邱新棉,张吕望. 1996

[12]棉化受淹5天后的生长特点和培管措施. 陈卫军,王炜勇. 1998

[13]PG微生物土壤磷活化剂在棉花上应用效果. 傅福道. 2001

[14]不同栽培措施对碱沙土棉田后期增产潜力的影响. 傅福道,黄秀国. 1997

[15]海涂棉花施肥量、化控量和群体大小三因素最优回归分析. 陈卫军,王炜勇,冯清拾. 2000

[16]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周江华. 2001

[17]42份棉花品种(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韦茂兔,俞琦英,朱开元,金关荣,王炜勇,冯清拾. 2004

[18]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棉花及土壤中丁草胺和异噁草酮的残留. 李新安,陈锡岭,赵华. 2011

[19]四个带有标记性状的棉花CMS恢复系的主要农艺与光合生理特性. 刘英新,王学德,倪密,文国吉,赵亦静,华水金,袁淑娜,邵明彦. 2010

[20]B型烟粉虱在不同类型棉花上的生态适应性. 徐红星,郑许松,刘淑平,邱新棉,吕仲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