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赤霉素调控玉米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金云倩 1 ; 王彬 1 ; 郭书磊 1 ; 赵霖熙 1 ; 韩赞平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赤霉素;种子活力;作用机制;调控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1 期

页码: 84-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是我国总产与平均单产最高的主要农作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质量和应用价值的关键指标,高活力种子是确保作物高产、稳产的基础.赤霉素是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具有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外源赤霉素的喷施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以提高作物产量.目前赤霉素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多侧重于施加外源GA影响种子活力的相关生理指标上,而赤霉素调控玉米种子活力的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信号转导、作用机制以及对玉米和其他作物种子活力影响的研究进展,旨为深入探究GA对于玉米种子活力的调控机制乃至玉米育种实践中高活力玉米新种质的创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大豆动态株高及其生长速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黄中文,王伟,徐新娟,李金英,卢为国. 2010

[2]尿囊素浸种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谢德意,梁慧珍,赵伯善. 1995

[3]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李中印,刘京宝,吴凤兰,祝小丽,黄璐,夏来坤. 2010

[4]玉米精密播种种子质量差异研究. 赵霞,王小星,黄瑞冬,李潮海,唐保军. 2012

[5]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刘毓侠,王铁固. 2012

[6]聚乙二醇(PEG)提高油菜种子活力的研究. 张海旺,卢翠乔,吴丁,杨延明,徐本美. 1988

[7]芝麻种子老化处理生理特性变化及种子活力适宜检测方法研究. 梅鸿献,刘艳阳,武轲,杜振伟,郑永战. 2013

[8]封闭带毒素在黏膜免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焦玉萍,毕英佐,李绍钰,田全召. 2010

[9]基于UPLC-Q/TOF-MS/MS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铁棍山药皮中化学成分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安莉,汪红,马婧玮,袁永亮,翟南南,郑鹭飞,吴绪金. 2023

[10]丛枝菌根真菌修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机制. 赵秀山,赵秀云,唐艳领,蔡毓新,史宣杰. 2018

[11]缓控释肥增产机制及其施用技术研究进展. 张运红,孙克刚,和爱玲,胡颖,张玉亭. 2015

[12]蔬菜根结线虫生防菌淡紫紫孢菌研究进展. 杨凡,姜华艳,蔡毓新,唐艳领,马凯,史宣杰,常高正,刘景堂. 2023

[13]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王佩仪,刘贤,张子敬,杨鹏,姚治,宋兴亚,王浩然,张家强,雷初朝,陈宏,黄永震. 2021

[14]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探讨山药的营养功能及作用机制. 安莉,秦冬梅,马婧玮,郑尊涛,廖先骏,吴绪金. 2021

[15]除草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恒亮,吴仁海,职倩倩,苏旺苍,高新菊,张永超. 2013

[16]茚虫威的作用机制与抗性研究进展. 李富根,艾国民,李友顺,朱春雨,高希武. 2013

[17]几种生物刺激素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调控. 张运红,杨占平,郑春风,和爱玲,秦毛毛,黄绍敏,刘艳喜,骆晓声,杨红燕,张江川. 2019

[18]苜蓿细胞周期蛋白CYCD5;1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秋眠性机理研究. 杜红旗,房卫平,娄治国,徐照学,冯长松. 2020

[19]油菜抗裂角研究进展. 文雁成,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沈金雄,张书芬. 2009

[20]油莎豆茎豆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张向歌,宋万献,朱雅婧,于美琴,宋雯栩,王树峰,李居政,王会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